缓解农民融资困难的建议和对策
发布日期:2025-03-02 浏览次数:次
缓解农民融资困难的建议和对策
(1)积极扩大农村金融供应
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农村信贷支持,通过行政倾斜确保一定比例的农村贷款,加强相关资金监管,强制农业金融机构增加农村资金供应,避免因账户回收困难和监管成本大而窒息[3]。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民或农村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补贴,对少数民族、农村妇女、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按照“救急救穷”的原则发放全额低息甚至无息贷款。通过保单质押、物权抵押、权益质押等新抵押方式,增加贷款额度,扩大贷款适用范围,为农民提供难以准确权利的急需资金。
(2)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农村征信体系
农业相关银行应增加基层服务网点,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努力建设服务型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服务职能,确保农民融资期望得到满足。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政府主导信用调查机制,通过有目的地收集农民个人或农业相关企业法人的历史信用记录,计算、分析和预测其支付能力和贷款信用,作为融资的参考,帮助解决担保困难问题。
(三)培育地方金融力量
当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农村需求时,民间金融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引导当地金融力量的正确发展和有针对性的流动至关重要。通过地方法规给予民间金融力量合法地位,放宽准入门槛,加强民间借贷监管。乡镇银行和农村贷款公司的发展可以优化单一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打破寡头垄断局面,促进市场竞争,实现造福人民的目的。建立农村专业担保组织,吸收其他担保公司和当地有价值的人加入,为农民提供担保信用,提前干预选定项目的决策,评估和审查所选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科技内容和发展前景,降低审批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