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初衷
发布日期:2025-01-15 浏览次数:次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散户投资者一直是市场的主力军,机构投资者很少。但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股价和债券价格的形成和波动。
然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势发生了变化。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证监会提出了“非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理念,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合格的海外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战略理念(QFII)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社会保障基金、证券公司基金(包括证券公司自营基金和集合理财基金)作为补充机构投资者模式。
随着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增长,一方面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分散了金融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加快适合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法律环境和制度设施建设,规范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保护中小型投资者的广泛利益。
中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初衷
近30年来,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机构投资者的崛起是最重大的变化之一。它对西方发达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储蓄率的提高、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和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竞争,提高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与发达国家在制度建设、市场基础和投资理念上存在很大差异。与此同时,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史还很短,在投资行为和投资理念上还没有完全成熟。但自21世纪初中国证监会提出“非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理念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数量迅速增加,逐渐成为全社会重要的财富管理平台。一般来说,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初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我国储蓄―投资机制,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引导投资者手中的资金从银行流向资本市场,扩大证券市场规模,从而扩大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
二是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在资本市场上,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没有规模优势和信息优势。因此,他们通常喜欢进行短期投机,这很容易导致资源的市场配置价格偏离正常水平,从而损害证券市场的效率。然而,机构投资者更注重企业的中长期价值,寻求价值投资,使证券市场更有效率。
三是分散资本市场风险。由于机构投资者具有规模优势和信息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将收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各种金融市场,对资本市场风险的分散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通过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改变传统的经理主导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创造企业价值。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许多小投资者无法监督和约束公司管理层的行为,或监督和约束的成本非常高。但由于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份较多,在公司日常管理中有较大的发言权,容易采用“脚投票”策略,对公司管理有较强的约束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改善公司治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