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
发布日期:2024-06-19 浏览次数:次
财务分析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这个问题是中国会计界最近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中国会计学科体系在内容上一直交叉重复,界限不清。要建立独立的财务分析,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财务分析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内容
(1)确立财务分析内容的原则
笔者认为,确立财务分析内容有三个原则:一是符合惯例,二是符合国情,三是满足多学科信息的需要。
(2)决定财务分析内容的因素
决定财务分析内容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因素有:
1学科特征定义
学科特征定义是指学科研究领域的划分、范围、综合和部分差异。
2财务分析主体需要
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需要分析信息。它可以分为两类:外部和内部。外部分析主体一般包括债务人、股东、其他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内部分析主体一般为企业经理、企业所有者、员工等。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分析内容也集中,财务分析主体决定财务分析的内容。
3财务分析目标限制
由于企业财务分析主体的多样化导致了目标的多样化,进而形成了财务分析的目标体系,不同的分析目标导致了分析内容的差异。例如,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但在盈利过程中伴随着业务风险,因此其分析内容是业务趋势、业务风险、收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债权人在确定或调整企业借款人时,应当分析资产的安全性、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以确保其债务能够如期完全偿还。从企业经理的角度来看,企业使用这些资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企业对所有者和债务人承担资产管理的责任,即资产必须保存和升值,资产的应用可以使公司生存和发展,为所有者提供投资收入,按照约定的条件偿还债权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管理者需要通过常规不懈的分析来评价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分析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原因,了解公司经营中的风险、资产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效益,掌握公司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控制提供参考。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方面的目的是确定企业提供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一致性,核实和分析企业财务报告;财政、税务机关、银行等。为了获得宏观调控所需的材料,还分析了公司税收的支付和贷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