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创新措施

发布日期:2024-05-31 浏览次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创新措施
 
根据《会计基本工作规范》、《会计法》、《预算法》及上级关于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的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预算资金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严格的预算制度。单位所有收入和费用必须纳入预算管理。二是根据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合理编制年度预算。预算按规定程序逐级报告。经单位主管批准后,发布部门预算指标,按单位支付计划拨款。三是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组织收入,安排费用,严格控制无预算费用。第四,年度预算一经批准,一般不予调整。因政策调整、突发事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预算执行的,按规定程序审批[2]。
 
(二)加强会计出纳遵守法律法规
 
1.会计作为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会计法》和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严格遵守各项资金和支出标准,控制预算定额。探索增收节支的潜力,协助领导管好财、用好财,为领导起到参谋助手的作用。认真审核报销或费用的各类原始文件是否符合规定,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使数字真实,凭证完整。准时、准确地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做到账表一致。每年年初,财务人员根据上年度决算报表和会计数据,做好旧账户转账,将各科目余额转入新年账簿,试算平衡。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和完善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便于核算。在镇财政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好年终决算和决算报表,撰写预算分析报告。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工作,严格遵守财务规划、预算支出标准和范围,区分资本渠道,合理使用资金,有权拒绝不符合财务制度的支出。做好债务催收工作,定期向领导汇报“应收账款”账龄,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催款。按照领导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处理坏账、死账。根据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每年至少盘点一次。财务人员应安排时间,做好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会计处理[3]。
 
2.出纳作为事业单位,应当负责现金管理、支付、存储和相关结算工作,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收入现金应当当日送至存款银行,不得支付、挪用,存货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负责库存现金、证券和支票的管理。不得发行短期支票;库存现金不得用“借据”抵消。负责日常收付报销,严格审核原始文件,有权拒绝接受不符合规定的文件和费用,使收据和支付有证明。
 
3.建立内部约束制度。内部约束制度应当实行岗位分离。会计、出纳岗位不得相互分配,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同时,账户和钱是分开的。会计管理、出纳管理、银行存款、现金收付业务由出纳办理,出纳人员不得同时核实、会计档案保管、收入、费用、费用、债务账户登记。然后,票据印章负责。出纳人员持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财务人员保管“统一收据”,出具登记、新旧置换。银行预留印章(单位财务印章和私人印章),由出纳和会计人员保管,签发支票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