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布日期:2024-05-07 浏览次数: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
 
公共机构内部控制是指公共机构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实施程序来预防和控制经济活动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预防制度,旨在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避免错误和欺诈,主要用于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而且能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达到权利平衡的目的。加强公共机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系统、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公共机构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防范和控制风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对公共机构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单位内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我觉得有了现有的规章制度,自然就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不能及时完善。首先,受传统数量增加预算的影响,预算概念不足。很多机构对预算分解计划非常随意,预算编制和实施非常粗心,财务管理理念薄弱;二是报表数据利用率差,不能真正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三是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绩效考核无效;四是会计岗位设置业务交叉,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导致财务部门和人员职责不明确;第五,内部审计制度没有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单位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有的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说,相关机构和管理制度只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所有这些都促进了财务监督和控制的形式化,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落实。
 
2.内控意识淡薄
 
内部控制意识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基础。一些机构在整体氛围中缺乏内部控制的概念,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仍存在许多误解。从领导层面看,内部控制制度无关紧要,工作中不注意财务管理,参与度相当低。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部门的监督,大多数被动地接受行政机关的信息。我认为部门预算可以取代内部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务状况的随机性。即使有些部门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也充耳不闻,没有具体实施。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来看,许多机构在就业机制中不完善、不合理,财务人员素质和知识水平不均衡,不能满足财务工作的需要,提出的内部控制措施通常是形式化的,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参与单位的业务运作和关键决策,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充分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3.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当一些专职会计人员缺乏正式的课外教育时,能力和素质较低,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导致财务工作秩序混乱和财务管理失控,不能准确掌握国家财务法律法规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制度通常是正式的。同时,一些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盲目遵守上级的安排,不能保持财务独立,经济行为不能准确反映在员工的会计记录中,财务信息扭曲严重影响公司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同时,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质,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