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3-17 浏览次数:

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职能单位或者以公益服务为主的单位的总称。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服务社会上的一切事物,确保社会稳定稳定发展。其活动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医疗、文化、执法等。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其财务管理是支持行政事业单位活动的基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部分是财政拨款,小部分是自筹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与监控相结合的管理手段。由于财政管理关系到国家财政支出、社会进步和稳定,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不仅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对社会稳定和谐的氛围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才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权财力分散,最终导致部分部门资金紧张,部分部门资金浪费,导致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难以统一管理和分配,无法满足市场经济需求,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2.宏观调控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的宏观调控还不能完善,这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一些问题,如财务预算机制不科学、财务管理范围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化等。因此,宏观调控的不完善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能动态管理、运行不好的主要原因。
 
3.监督制度不够严格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可以提供财务咨询的机构,也没有可以独立做出财务决策的机构。在财务管理的讨论中,也更倾向于财务管理执行的一面,而财务管理监督的一面则被忽视了。有时,财务管理的执行甚至与财务管理的决策相结合,使财务部门的管理者不仅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而且做着决策者的工作,这很容易导致财务管理中的监督被淡化。
 
4.财务经理观念落后,队伍薄弱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许多行政机构仍使用原财务管理制度,因此业务处理不当、资金短缺、不能正常支出,这是财务管理理念落后的结果,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导致行政机构流动资产不明确,账户漏洞。此外,财务管理团队薄弱,人员工作消极保守,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质量也是行政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