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预决算环节
发布日期:2024-01-17 浏览次数:次
加强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预决算环节
(1)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编制预算时都采用了简单的增量预算法。这种方法是最基本的,但有其固有的缺点,不适合大学预算,一方面会加剧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能产生合理的预算分配计划。虽然近年来一些高校对预算管理进行了改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内容不全面、数据统计不完整、不真实、决策主观性和任意性强等。在预算编制方面,我们可以向国外大学学习一些经验和实践,例如,预算系统以过去几年(至少三年)的数据为基础,而不是以上一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预算中的支出比例,使资金分配更加合理稳定;根据收入确定支出,严禁赤字,使高校财务预算编制更加严格。还可以借鉴国外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适合中国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预算绩效评价产生积极影响,确保高校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2)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我国高校预算资金一般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资金分配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高校资金分配自主权较小。高校的具体资金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的。高校资金的获取和使用不公平,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高校学术自由的发展。有鉴于此,为了高校的良好发展,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非官方的中介机构,尽量保证机构的独立性,将政府资金分配的决定权交给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高校建议的情况下分配资金,既能保护学校学术发展的自由,又能保障高校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加强部门预算与决算的衔接
日常会计应与单位预算保持信息畅通,在会计前了解预算项目,严格按预算项目支付费用;根据决算要求,根据经济分类和支出功能详细分类,明确项目用途、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确保决算数据的准确性。高校应科学合理地预测财政资金收支项目,严格控制预算支出,缩小预算与决算的差异。
(四)适当增加反映高校特色的报告
在决算报表主表中,分别增加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在决算报表主表中,分别增加反映部门预算以外专项资金收支余额的报表;在财务决定附表中,增加反映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学生活动费和就业指导的报表;在财务决定附表中,增加反映师生比例、学生平均办学经费等办学指标的报表。增加反映大学特色的报表,可以直接反映大学的办学情况,增强报表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在高校日益扩招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正常运行的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高校财务管理预算和决算环节存在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完善高校预算和决算环节,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避免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