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3-12-27 浏览次数:次
从新医改政策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从2007年到2013年,全国卫生总成本从1.12万亿元上升到3.2万亿元,六年内翻了一番。中国公立医院迎来了快速扩张的时代。在新的医疗改革政策背景下,医疗服务业竞争日益激烈,公立医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加,医院应正确处理自身经营与公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打破盈利机制本身是传统经营模式的重大变化,是“改变自己的生活”。因此,只有将打破逐利机制融入整个医疗改革时代的帷幕,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彰显其完整的价值意义。科学制定经营目标、盈利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对“收入”―支出―深入调整“分配”结构,加强财务体系建设,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合理建立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公立医院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弥补财务管理中的漏洞。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参与市场竞争、赢得自身发展的基础。首先,公立医院管理层要转变观念,引进专业素质高、职业道德好的财务人员,巩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梯队队伍,重视信息化、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其次,制定完善的财务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培训、技术培训和道德素质培训,使财务人员正确面对新医改带来的各种挑战,认识到自己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新会计管理模式和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打破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的关键是改革分配制度,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是财务人员把工作落实到位。因此,公立医院在绩效考核中要加强岗位分析评价,建立相应的岗位评价体系,通过计算指标权重、明确评价指标等方式对岗位进行全面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设置相应的薪酬激励和处罚措施,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相应鼓励。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是公立医院编制的资金管理计划。医院综合预算应包括收支预算、工程预算、专项资金预算和药品、材料、设备采购预算。综合预算管理有利于公立医院实施营运资金的科学管理,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水平,限制财务活动的实施,统筹安排资金。在新的医疗改革环境下,公立医院应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创新综合预算管理模式,逐步完善预算管理,从管理到执行,运用现代统计和概率算法,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结合公立医院发展目标、发展任务、业务计划,对公立医院财务收支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同时,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定期检查预算的实施情况,对相关人员实施激励和处罚措施,提高医院资金利用效率,确保预算目标的全面实施。
(四)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医疗费用的管理和核算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控制“跑、冒、滴、漏”等不良现象至关重要。在新医改环境下,要提高公立医院资金集约化水平,必须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在当前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现金流量表,从以往强调“收益”的财务分析模式向强调“现金流”的分析模式转变,更科学、更系统地反映公立医院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方便财务报表用户更好地了解公立医院的支付能力和资金运营效率。还要注意成本消耗和会计程序,提高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加强成本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分类,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服务的价格政策和各种疾病的支付制度,为公立医院的集约化成本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公共部分分摊、管理成本分摊等困难问题,应开展专项研究,加强放射科、实验室、手术室、血液透析中心等部门卫生材料消耗的核算,建立医院员工相互配合的成本核算体系。
(五)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在新医疗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做好医院资产管理至关重要。公立医院应积极转变资产管理理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由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应做好资产会计、采购、保管、维护、转让、报废、更新等账户录入,规范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各环节有根据。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使账户、账卡、账实一致,引进一些重大研究项目和设备,提前进行准确的可行性分析和效益论证分析,比较引进、采购或租赁等不同方式的利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可能出现的资源浪费。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财务审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坚决杜绝资产少计、漏计、错计。
(6)拓展融资融资渠道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医改政策逐步取消药品差价,实行透明价格。公立医院很难通过提高药品价格来赚取更多的收入。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投资平均不到医院收入的10%。因此,医院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缺口。公立医院必须走多元化融资融资之路,建立多元化经营模式,拓宽医院融资渠道,通过财政补贴、内部融资、银行贷款、杠杆租赁、股权融资、债券发行、慈善捐赠等渠道获得融资,为公立医院的经营发展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例如,1986年,上海华山医院集团投资成立上海华山健康医疗公司,以评估净资产1.3亿元为投资,吸收社会民营企业2亿元,成立并由公司管理10多家子公司,公司净资产从最初实际投资5万元发展到6600多万元,累计利润7000多万元。目前,金融租赁在医疗行业很常见。实践证明,大型设备的引进不受医院自身财务实力、工程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为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医疗改革是社会综合改革的一部分。自2009年以来,我国医疗改革进展迅速,一些深层利益矛盾逐渐突出,医疗卫生服务竞争日益激烈,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各级公立医院应积极适应发展形势,优化内部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医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医院管理向良性、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