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探索

发布日期:2023-09-30 浏览次数: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探索
 
1.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还没有建立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实践培养目标混淆,两者实践教学同质化;二是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实践操作专业技能培训;三是缺乏与企业实际密切相关的教材和案例;四是实践教学软件落后,仿真度低;五是考核中“重理轻实践”,实践考核流于形式。
 
2.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目标
 
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从教学模式、环境建设、教师建设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实践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变教学模式,从“教学导向”到“任务导向、项目驱动”;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实践基地设备和系统更新,加强情境建设;四是依托“产学”结合平台,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应用能力,最终实现“蓝海就业”目标;五是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六是减少“终结性”评价,增加“过程性”评价。
 
3.探索应用型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是实现财务管理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除了系统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外,在专业实践中开展真实经济环境的综合学习和能力培养。为财务管理专业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环境,即封闭式、网络虚拟化、真实社会的实践环境。笔者构建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企业”―校―企业“逐步推进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现有体系的优化和改进。图(2)是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逐步推进图。
 
第一阶段是合作企业参观实习。加强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在企业经营中建立对财务管理的感性认识,培养兴趣,积极学习。第二阶段是校内平台的实验课程学习。主要由财务基础实验、财务职业技能实验和财务综合实验组成。其中,统计实验、计量软件分析实验、运筹学实验等财务基础实验。会计信息化实验、证券投资模拟、纳税筹划实验、期货期权交易等财务职业技能实验。高级财务管理实验、资本运作实验、ERP实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财务实验。通过校园平台实践课程,初步培养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财务决策分析能力等基本专业能力,通过课程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沟通能力。第三阶段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回到合作企业,选择企业导师,采取类似的医学生培训方式,加强教师培训、经验交流、激励机制和评价建设。由合作企业导师“指导”实习,指导可采用“一带一”或“小组指导”的方式。选拔时,学生应先填写志愿者,企业导师应独立选择学生。实习管理实行“导师责任制”,实习管理制定“实习岗位职责”、“实习请假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实习结束后,组织实习交流大赛,组织企业导师打分,奖励优秀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其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财务分析决策案例大赛,获得证书者给予毕业奖加分政策。通过回归真实的实践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协调、沟通、自学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考核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企业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型财务管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也发生了变化。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突出应用型本科的“应用”特点,回归真正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培养财务管理专业能力的基本保障。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和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与社会无缝衔接的竞争毕业生,逐步消除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的印象,提高就业率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