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教育下构建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发布日期:2023-09-29 浏览次数:次
在创业教育下构建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为了满足大学生自主创业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应用的需求,培养适应创业需求的创业人才,本文提出建立三维高模拟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
(1)重新设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一普遍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实际上培养了只解释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财务经理。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创业人才对财务管理知识的需求,应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的设定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将财务理论知识和方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直观地呈现枯燥的理论。能力目标包括环境适应性、认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具有对环境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吸收和运用新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素质目标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专业素质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2)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课程的教科书仍采用传统框架,即财务管理目标、货币时间价值、融资方式、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投资决策、运营资本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和财务分析。为了满足培养创业人才的需要,首先需要调整结构。例如,投资决策可以在货币时间价值后进行教学,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货币时间价值。财务分析综合反映了会计知识,可以在投资决策后进行教学;其次,教材内容要更新,跟上形势的发展。比如中小企业融资的趋势之一就是物流融资,但教材还没有纳入融资内容。教学时,不仅要介绍一些大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还要考虑到创业初期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更符合他们的融资方式;最后,注意相关知识的联系和补充。例如,在教授项目投资时,可以联系会计中的收入成本、折旧等知识,教授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之间增加利息与企业利润、所得税之间的关系。同时,除了会计知识外,学生还涉及创业教育、市场营销、管理会计、经济法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虽然有些课程将单独开设,但在解释相关问题时,应适当引导学生复习或补充,以培养学生从一个例子中得出推论的能力。
(3)注重行动导向型高仿真演练的设计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主要是灌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创业型人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合作学习”模式,设计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高模拟演练为主的教学策略。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完成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财务计划、风险分析等创业前期工作,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来自实践,深化实践的良性循环。其次,以“合作学习”模式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4―5人创业团队,以模拟企业为载体,进行高度模拟的模拟竞争管理,测试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培养不同环境下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管理思维能力。最后,根据前两个环节的综合表现,指导优秀团队申请学校创业项目,落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真正实现教学―结合商业实践的教学模式。
(四)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设计的内容应以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为基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为载体的。要保证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