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企业会计管理标准化影响因素

发布日期:2023-07-15 浏览次数:

企业会计管理标准化影响因素
 
1.会计人员和机构设置不标准
 
会计从业人员是企业会计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国大多数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水平的会计人员比例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会计机构设置上,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设置会计机构相对简单。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由兼职人员担任。兼职会计不熟悉企业业务,缺乏责任感。简单的事后会计不能保证企业会计的及时有效性,影响会计的质量和效率,不能满足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不能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缺乏内部监督机制
 
缺乏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标准化的发展效果。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的异常干预也会使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企业应建立定期会计检查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3.未按会计制度建立账户
 
大多数企业的账簿设置不是从企业管理的需要出发,而是主要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有些企业甚至根本没有设置账户。同时,会计科目未按会计制度规范使用,不遵守会计一般原则,预提费用未按规定摊销,收入与费用完全不匹配,为人工操纵利润提供了便利。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财务工作是实现财务工作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新的背景下,必须实现企业会计的标准化,实施科学的管理政策,逐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长期实施企业会计标准化管理,不断加强内外监督制度,提高企业会计效率,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