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现代会计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

发布日期:2023-07-09 浏览次数:

深化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路
 
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全完善的会计标准体系。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一)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的改革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动态过程。因此,理论上,会计制度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但事实上,会计制度的变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首先,作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会计制度的变化是市场经济的行政行为,缺乏内在的必然因素;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和连续的渐进过程,会计制度的变化是根据一定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特征来修改和创新原有的制度,其变化是间歇性和相对稳定的。以上两个方面表明,会计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市场环境,还要反映未来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及其标准化要求(即前瞻性),指导和规范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
 
1.建立能够适应各行业的统一会计规范体系。
 
为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行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处理,尽快制定和发布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使企业能够按照统一规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2制定和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
 
随着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的逐步实施,每个企业都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针对企业常规经营业务制定会计制度的情况,为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制定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纳入统一的标准体系。
 
(二)按“横向到边”、完善会计制度的“纵向到底”原则
 
现代会计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横向多元化,即现代会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分支;纵向多层是指现代会计由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企业(单位)会计、内部责任会计等层次组成。以上分支、层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会计内容体系。适应这一制度,现代会计制度应以“横向到边”为基础、构建和设置“纵向到底”的原则。这里的“横向到边”意味着会计制度的构成应该在广度上是全面的,不仅要包括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还要针对现代会计分支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制度,如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等。“纵向到底”是指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层次上应具有完整性,包括两个意义。一是适应会计构成的层次性。现代会计制度不仅要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方面的标准或制度,还要包括企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二是适应会计制度制定主体的层次性。会计制度不仅要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还要包括企业(单位)根据统一会计准则或制度和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都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这里的“边”和“底”是无穷无尽的。原因是:一是随着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将不断拓展新的会计领域,形成新的会计分支,进而需要新的会计制度来规范这些会计领域的会计行为,这说明会计制度在“边”的扩张上是无限的;二是随着集团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和方法水平不断提高,说明会计制度在“底”的延伸上是无限的。
 
(3)加快我国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
 
会计规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和完善。由于基本经济体系的差异,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于西方国家,但在发展市场、规范市场体系方面,各国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的日益形成,中国市场必须融入世界市场体系,加入国际商业交易网络。为了满足这一市场体系国际化的要求,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必须走向世界,融入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鉴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是深化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国际化包含了很多内容,但其核心是会计规范的国际化。从我国现状来看,要加快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根据国际会计规范的构成,构建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框架
 
包括:(1)加快制定、颁布和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尽快实现从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的转变;
 
(2)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补充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如价格变动会计准则、施工合同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等。
 
2.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修订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程序和方法的选择范围和原则,如成本与市场价格较低、现值计量等。,并允许企业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自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加快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的命题并不否认会计规范的国家特点。毫无疑问,中国的基本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特征决定了中国的会计规范应该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体现国家化的特点。具体来说,首先,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经济体制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制定应该能够体现会计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协调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财政资源非常薄弱的环境下,首先要考虑会计制度对国家宏观利益的影响;其次,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因此,会计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满足会计主体会计和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需要,还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