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的成本会计工作
发布日期:2023-07-04 浏览次数:次
一、医院新会计制度对成本会计工作的要求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为了保证成本会计工作的标准化和准确性,医院各部门应积极参与成本会计工作,详细说明各部门成本项目的使用,确保医院成本投资的合理性。医院应避免财务收支的总账概念,要求各部门注意和完善本部门的收支,确保医院有效控制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不足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不仅可以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改善医疗服务和社会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医院的成本核算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核算意识不够强
由于公立医院的正常经营长期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成本核算意识薄弱,对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工作没有引起重视。医院管理人员注重医院的整体效益和短期发展,注重医疗服务的深入改革,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忽视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工作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意识不强,往往导致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的想象,必然严重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没有得到全面完善
由于需要加强成本核算意识,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不够完善。医院往往事后进行成本核算,使得成本核算滞后,收集的数据不够全面、科学。医院没有对成本核算的数据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
(3)实物资产核算不到位
目前,新会计制度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会计材料占用资金的工作还不够到位。他们只做一些固定资产的日常拆迁和清理工作,导致医院实物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
(四)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需要财务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通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准确开展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比较得到良好的管理成本方案。
(五)与绩效考核没有紧密联系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需要各部门和部门的积极参与,共同为创造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贡献。然而,由于成本核算与各部门和部门的绩效考核没有关联,员工参与成本核算的热情不够高。
三、加强医院新会计制度下的成本会计工作
(1)提高医院的成本核算意识
为了更好、准确、快速地开展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首先要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所有医务人员应坚持医疗服务的成本效益原则,积极参与成本核算工作,为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做出贡献。根据医院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医院应从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制定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控制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规范科学的医院相关成本核算流程,提高员工成本核算效率,有效控制成本,促进医院医疗改革。
(2)深化医院内部成本核算方法和制度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发展,医院应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的组织结构,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准确核算各部门的收支项目。同时,医院还应制定严格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成本核算方法、流程和各部门职责,要求各部门人员严格履行本制度协议。
(3)在完善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医院新会计体系下,应完善医院内部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完善的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产出分析和投资分析。新会计体系下的投资分析应从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三个方面考虑,产出指标主要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成本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管理,又能使成本核算体系规范化、高效化。
(4)善于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来管理成本会计,并严格执行其使用过程和使用规范。医院的所有支出和收入都应准确填写,以便定期分析和匹配收入和支出,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成本核算全过程控制
准确的成本核算在日常工作中起着很好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因此,医院要提前加强预算,细化具体项目成本,加强事中控制,然后根据预算有效控制成本。事后还要具体分析预算是否与实际支出相匹配。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数据,还可以作为指导下一个相关项目的经验。
四、结语
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目标可作为内部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为工具,积极参与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提高医院资产使用价值,避免浪费,加强医院成本控制,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