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提高基础设施财务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目标

发布日期:2023-07-02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政府对国民医疗条件的投资呈大规模增长趋势。在新医院制度下,基础设施会计要求纳入财务账户。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基础设施会计,有效提高基础设施财务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目标,将是未来医院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础设施核算并入医院财务大账的原则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医院在开展基础设施项目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同时将基础设施账户的相关数据纳入医院财务“大账户”。医院财务部每月至少记录基础设施账户中相关科目的数量。
 
2基础设施核算并入医院财务账户的作用
 
改变了以往基础设施会计制度的现状,财务人员将被动支付改为主动参与监督管理,共同关注基础设施会计和财务监督,有效控制和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时调整决策,防止投资损失。基础设施会计内容正逐渐成为医院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院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基础设施会计纳入财务账户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结合基础设施会计的专业优势和医院财务的资金调整和总体管理功能,护送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3基础设施核算纳入医院财务账户的实际操作
 
根据新会计制度,20xx年6月30日或20xx年12月31日将基础设施账套中的科目余额分析调整纳入新账户。基础设施账户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余额,填写医院会计账户中“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的“基础设施工程”科目。基础设施账套中“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余额转入医院会计账“固定资产”科目。如有“基础设施投资贷款”,将科目余额记录在医院财务账户中的“长期贷款”科目中。如有财政拨款,财务账户除按新制度调整“固定资产”余额财政补贴和会计项目资金为“待冲基金”外,确认“在建项目”支出,同时贷记“待冲基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减少“医疗业务成本”或“管理费用”等科目。基础设施会计账套与财务账户的衔接完成后,在日常会计中,基础设施仍按独立账套处理基本建设费用:根据具体建设项目设置明细,建设“工程投资”、“设备投资”、“摊位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建立交易单位明细账户。由于医院事业单位性质的差额补贴,虽然基础设施有独立的基础设施账户,便于单独核算和管理,但资金来源主要是医院的业务收入和财政拨款。
 
在实际操作中,可考虑将大型财务账户纳入在建项目余额,同时核实基础设施账户资金余额。财务账户可考虑设立“预拨基础设施工程款”,体现基础设施资金的拨付。基础设施可以考虑每月编制资金平衡表,资金来源反映每月医院财政和财政拨款,资金占用反映在每个建设项目资金月度使用、银行利息收入、保留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费用,“预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账户余额反映基础设施账户余额,“在建项目”账户余额反映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的使用。这样,医院财务账户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情况,根据预算工期和资金投入监督项目进度,而且解决了医院自身业务复杂、无法考虑基础设施日常支出核算的缺点。同时,基础设施独立账户的在建项目会计细节也可以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专门的基础设施会计人员认真参与项目运行,及时了解项目现场情况和预算调整,根据进度、质量保证、严格节约,杜绝浪费。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资金,经办人员、工程监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医院负责人逐一签字,严格控制资金使用。在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有限的医院基础设施资金将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