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核心财务指标:利润

发布日期:2023-06-18 浏览次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核心财务指标:利润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核心指标应该是“利润”。
 
(1)利润指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获取利润是企业的基本目标。
 
企业是一个以利润为目的的组织,追求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以利润为财务管理目标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同时,在现行财务指标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是核心指标(即使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结构中,也采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利润与企业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的比例,本质仍反映企业利润的规模,主要原因是收益(或利润)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利润并非没有考虑到资本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
 
资本的时间价值是在资本投入再生产过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利润获得的时间越早,增值就越大。因此,利润也包括资本时间价值因素。明智的企业经营者将采取措施,如收集应收账款和其他有利于尽快实现利润的措施。它之所以不考虑资本时间的价值,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不重视商业信用等异常情况下的产物。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风险是指企业实现收益与预期值之间的偏差所造成的损失,风险价值是企业承担较高风险所应得到的较高回报。因此,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的损失,任何企业经营者在考虑获取利润时都必须考虑风险因素。因为一旦风险发生,它就会导致利润下降,甚至是损失。因此,为了自身利益,企业经营者将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平衡,寻求最佳组合。
 
(3)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首先,由于我国还处于主义市场的初级阶段,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市场观念不强,导致企业缺乏诚信,企业间拖欠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理(厂长)的行政色彩导致短期行为,如为“官职”任意调整利润。所有这些异常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利润指标的缺点,我们应该考虑中国的真相。
 
二是中国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证券市场不完善,股份公司(上市公司)不是中国企业的主体。因此,实际上,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本财富最大化不适合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的缺陷在于缺乏可测量性,不能用具体的定量指标来衡量。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虽然企业价值可以用股价来衡量,但由于股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价值。缺乏定量指标的财务目标必然导致目标不明确。事实上,企业价值的大小也需要用利润来衡量(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就是一个例子)。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利润的企业会有很高的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