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
发布日期:2023-05-22 浏览次数:次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公众越来越关注循环经济。在此背景下,会计制度也需要跟上《纽约时报》的步伐,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在循环经济下建立会计制度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最早产生于德国,在其法案中使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实际上属于生态经济,可以将废物利用与清洁生产相结合,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规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零污染排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换句话说,在经济活动中,应尽量减少资源输入,促进可持续发展。针对污染物排放问题,应尽量减少,减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整体排放。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不仅是废物的回收,而且需要考虑生态平衡,同时需要注意资源是否可再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闭环物质流动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在此过程中,需要坚持相应的原则,即回收原则、减量原则和回收原则。减量化是指在产品生产和消耗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生产所需的资源,或利用可回收资源。并针对产品消耗问题,尽量减少废物产量。只有实现前期控制,不仅注重终端处理,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再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要主动承担生产环节和包装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多次使用商品,重复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避免提前产生废物,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再循环主要是指产品在发挥自身功能后,仍然可以作为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作为粪便或废物被遗弃,这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即我们所知道的废物回收和废物利用。只有在履行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循环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会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生态保护和废物再利用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尽量在经济活动中实现高效资源再生和低速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可以为循环经济会计提供理论支持,使资源分配更加人性化,实现公平分配。循环经济会计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自然资本理论,属于相对概念,主要是指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等。建设厂房、制造机器、生产产品等。在人工资本中需要使用。循环经济会计的核心是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自然资本理论而言,它主要强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两者都强调动态平衡的重要性,因此自然资本理论是循环经济会计的重要理论支持。
四、循环经济中当前会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目前的会计而言,会计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完整,没有将企业的环境资产、自然资源、经济业务等内容作为会计工作中的事项进行确认,也没有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环境收入和环境支出纳入整个会计体系。企业只设置绿化费、排污费、城市维护建设费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使用的会计模式远远不足以监督和核算企业的环境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会计不仅要反映经济业务,还要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科学核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计事项,合理分类整理财务事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循环经济的主要要求为参考,真实反映企业的环境活动、经济效果、资本运行等。
(2)目前,中国企业采用的会计模式是货币计量。然而,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针对环境质量问题,由于排放量、单位浓度等因素不同,计量标准中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很难有效反映环境状况。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会计计量需要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方法,以环境状态信息为辅助计量方法,使信息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人们,对货币有更深的理解。
(3)信息披露问题目前使用的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是财务报表,然后用文字说明。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实物信息和非量化信息将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因此目前使用的财务报表需要在内容和格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与财务成果密切相关,也是影响企业整体经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经营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应注意财务报表中环境信息的体现,使投资者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中的相关环境问题,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