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加速折旧的实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布日期:2025-10-03 浏览次数:

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折旧速度慢,固定资产更新周期长,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的无形损失增加,公司必须更新设备,以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方面,中国会计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综上所述,有以下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提高折旧率加速折旧,必然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主张随着经济的发展,折旧率逐渐提高。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目前的折旧率较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周期过长,不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力,提倡模仿发达国家采用快速折旧法。
 
从理论上讲,加速折旧有两个含义:一是固定资产折旧在预期使用寿命内摊销;二是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摊销较多,后期摊销较少。一般来说,加速折旧更多的是指后者而不是前者,所以有些人称加速折旧为递减折旧。这种折旧方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前几年提取的折旧率高于后几年,然后每年减少。这并不影响固定资产使用期内提取的折旧总额,但不同年度提取的折旧金额存在明显差异;第二,前几年的利润和税收可能会减少,但未来的逐渐增加并不影响折旧期间利润和税收的累计总额,但利润和税收的配置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加速折旧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加速折旧的实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竞争力的经济。由于市场的原因,公司不得不提前报废许多设备和机器,这将形成大量的无形损失。减少这种无形损失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快折旧。加快折旧不仅可以避免公司损失,还可以尽快收回资金,使公司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或开发新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劲。加快折旧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折旧一方面使折旧成本尽快进入成本,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尽快将成本转化为资产,增强了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风险机制的形成。
 
2、加速折旧的实施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世界市场的需要
 
目前,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美国: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英国:主要采用余额递减法,机械设备折旧率最高25%;
 
澳大利亚:采用高折旧率,大部分固定资产年标准折旧率为20%~33%;
 
日本:允许选择直线法,机械设备年标准折旧率为10%;允许选择余额递减法,机械设备折旧率20.6%,经政府批准可提高折旧率34%~5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方主要国家大多采用加速折旧法。即使是不使用这种方法的国家,其固定资产折旧率,尤其是机械设备,也远高于中国目前的水平。由于我国折旧方法和折旧率尚未与国际接轨,必然影响我国商品的竞争力,不利于进入世界市场。加速折旧是中国经济体制接近国际惯例的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