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成本会计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与评价
具体来说,现代成本会计是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以资产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对象的程序和方法。它被认为是一个相对完美的价格变化会计。现代成本会计是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在价格变化下的自然延伸和客观发展。但与传统的成本会计相比,它们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
(1)不同的理论基础
1、会计目标
传统成本会计在会计目标上采用“经营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具体而言,①“商业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地反映委托经营管理的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此时,会计活动是企业经理从自身角度解除经济责任的义务,因此会计主体处于主动报告的地位。它关注会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着眼于两权分离的结果——委托代理关系。该观点认为,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应采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因为以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可以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人经营经理的经营责任履行情况。②“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为每个信息用户提供数量化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做出经济决策,即提供信息的目的是对决策有用。显然,此时的会计活动是基于以投资者为主体的外部信息用户的立场,对会计主体提出要求,因此会计主体是被动的。注重资本市场对企业会计目标的影响,注重两权分离的形成条件和空间资本市场的实现。
现代成本会计是在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为克服价格变化造成的会计信息扭曲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会计学科分支。现代成本会计的会计目标是在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向报告用户传递比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更相关、更有用的会计信息,以当前成本为计量基础,充分反映委托经营管理责任,满足其制定经济决策的需要。相比之下,它是基于“商业责任观”的“决策有用观”。
在会计目标方面,现代成本会计既不是传统会计的“商业责任观”,也不是纯粹的“决策有用观”,而是充分反映商业责任的“决策有用观”。
2、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对未经确切理解或不能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会计假设揭示了财务会计与不确定性社会经济环境的密切联系,是财务会计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其客观现实基础是环境的不确定性。
传统成本会计在会计假设中采用的是货币计量下货币价值不变的会计假设。然而,在现实经济和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出现严重动摇了货币计量下货币价值不变的会计假设。当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时,相同的货币数量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同质可加性。在会计报表中,虽然使用的货币单位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就实际经济意义而言,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其计量结果已经失去了统一的计量标准(即代表相同价值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此时,根据名义货币反映的不同时期货币金额的购买力是不同和不可比拟的,因此各会计要素项目的计量结果本质上是不可加的。归根结底,汇总金额也是来自不同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单一金额的简单加合体,自然缺乏可比性和相关性,在综合性和可理解性上大大降低。
相比之下,现代成本会计根据环境的变化,采用了大量的会计主体假设、可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具体来说:
①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工作的特定空间范围。它要求会计反映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经营活动。这为定义会计和财务报表的范围提供了基础。就这一假设而言,价格变动会计完全继承了传统的会计理念。
同样,在会计个人的选择上,价格变动会计仍遵循本质上比形式更重要的原则:即会计个人的选择应根据能够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和经营的经济单位或特定个人、集体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来确定。
②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会计主体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进行。现有的价格变动会计模式也继承了这一假设。即使是激进的实现价值会计模式,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来说,也以正常的销售价格而不是暂停经营的清算价格作为资产的定价标准,即认定企业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有规律的清理。
然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下,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当前价格与历史成本的严重偏差,强制比例确认企业收入的恶性结果必须低估成本,虚假增加利润,使企业缺乏实际的资产补充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从宏观角度看,国家根据企业虚假收入缴纳所得税,安排财政支出,必然导致货币供应增加,通货膨胀加剧;从微观角度看,企业不仅要承担多余税收负担造成的资本剥离,如按报告中列出的虚假利润分配,形成无实物保障的过度分配,本质上将企业股本部分返还给股东,进入危险的破产清算,实际结果明显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初衷。
③会计分期付款假设是指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可以人工分为时间序列下的每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是相应的会计期。为了方便比较,每个会计期分为等长时间段,一般采用公历年度。在这一点上,价格变动会计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从会计分期付款的概念来看,这是持续经营假设下的必然结果。同样,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历史成本会计将严重影响持续经营的假设,最终导致会计分期付款假设的破灭。
(2)不同的计量模式
传统成本会计在计量模式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现代成本会计基于当前成本的计量模式相比,该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①获取数据的可靠性需要考虑,尽管从表面上看,历史成本是基于历史交易的,因此是客观和可靠的。然而,历史成本是客观的,因为它是基于公平交易的。如果交易本身不平等,历史成本不仅不能代表当前时间的真实价值,而且不能客观地反映过去时间的真实市场价格;当资产属于自制或自制时,在获取资产价值的过程中,充满了许多主观判断、估计和选择因素,难以满足真正客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在成本比例和计算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人为的选择和判断。
②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基于委托经营责任理论,只反映投资企业资本的经营结果。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采用过去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只能反映过去的经营状况,相应的决策报告用户需要关于现在甚至未来的会计信息,在这方面,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显然不称职,以现行成本为代表的一系列面向现在和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的一系列新兴会计计量属性,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