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成本费用具体核算
发布日期:2025-09-24 浏览次数:次
营林生产成本费用具体核算
(1)苗木生产成本核算
苗木生产成本的核算始于林业企业整地作床,止于苗木起苗出苗。本阶段产生的所有费用均计入苗木生产成本科目。本科目下,树种、育苗方式、播种年份分别收取费用,生产成本分别根据不同苗种、不同用途计算。在苗木生产全过程的不同阶段,一些费用需要按一定比例分摊,如管理和保护费用。这部分费用在会计期末按一定标准或比例分摊,苗木生产相关费用计入苗木生产成本科目。苗木出苗圃时,对苗木生产行为产生的费用进行分类,如选苗、临时假植、捆绑、查数等人工费用,以及临时假植产生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苗木生产陈本。捆绑、运输等产生的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按协议计入。此外,苗木销售时,根据苗木的性质,根据营林生产成本设置相关科目。
(二)造林育种生产成本核算
苗木移植后进入下一个森林生产阶段,成本核算也应从苗木生产成本科目转移到造林育种生产成本科目。现阶段,成本核算的起点是林地整理和苗木植入,然后当森林达到预期的生产经营目的时,本阶段产生的所有成本应计入造林育种生产成本科目。现阶段,无论是消耗性森林资产、公益性森林还是生产性森林资产,从会计要素的性质来看,累计成本相同,但生产性森林具有固定资产的性质,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参照自建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方法。对于消耗性森林资产,由于其性质与制造业库存商品相似,可参照库存商品成本核算方法专门设计消耗性森林资产成本核算科目。
(三)收获收获生产成本核算
由于林木资产的性质和最终使用目的不同,收获阶段的成本核算应以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为基础。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采伐收获阶段包括采伐、管理保护、原木销售、贮运等,属于林业企业林产品生产经营阶段。现阶段,成本核算应包括采伐、管护、销售、储运等行为产生的费用。此外,在核算会计成本时,还应考虑原木的价格下跌,并设置相应的消耗性林木资产价格下跌准备科目。对于生产性林木资产,林木资产完成生产准备阶段后,进入循环重复生产阶段,直至自然死亡、破坏转化为消耗性林木资产。现阶段生产性树木的主要产品有种子、果实、乳胶等。由于这种生产是周期性的、周期性的,因此在成本核算中设计合理的会计成本核算周期,从第一次结果或最后一个周期收获结束,到本季度林产品收获离开母树的位置,这个过程是一个会计成本核算周期。所涉及的成本主要包括成熟养殖成本、管理保护成本、折旧计提、种子、果实等林产品进一步加工成本,计入产品制造加工成本科目。公益林采割阶段比较特殊,是指公益林完成预期林业生产目标后转化为消耗性林木资产或生产性林木资产后产生的费用。此时,成本核算应根据其转换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
(四)其他生产成本核算
在营林生产过程中,为了使营林生产更加高效,林业企业需要涉及辅助生产、供水、维修工具等费用,可以先计入辅助生产成本。会计期末,营林生产成本按受益人的一定比例计入。此外,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补植、择伐、间伐等费用是改善林木资产所产生的费用,应计入营林生产成本。对于公益林,后续费用,如补植、更新、管理、保护等,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