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国审计界面对挑战采取的措施

发布日期:2025-08-28 浏览次数:

中国审计界面对挑战采取的措施
 
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我国审计界具有远见,组织力量对未来审计适应电算化环境进行相关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积极培养具有复杂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由于电算化系统比手动系统更复杂,审计内容和范围更广泛、更复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在审计组织中,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从事审计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逐步培训现有专职审计人员控制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和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使其能够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②在高校教师的帮助下,开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课程,使高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储备人才的摇篮。
 
2. 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标准的步伐。虽然计算机审计并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和标准,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内容和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需要相应地改变。在原审计标准和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审计界开展了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新审计标准和标准的研究,以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电算化系统的要求。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②审计业务的要求。确定具体的计算机审计标准、审计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和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标准。③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要求。明确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审计应用软件标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可用性和合适的计算机设备。
 
3. 加强对审计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研究。目前,虽然我国也开发了一些审计软件,包括审计法规管理系统、审计抽样软件、以表格为模型的审计软件、基础设施工程预决算软件、工具箱通用审计软件和各种特殊审计软件。但使用的为数不多,大部分还停留在检查输入前的原始凭证和直接检查打印结果的手工审计方法上。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电算化系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显然,此时手工审计方法已不能达到审计的目的,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也在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①会计专家、审计专家、计算机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尽快开发通过审计软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算化系统审计需求。②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入西方最新的审计技术和软件来汉化它们,供我使用;另一方面,开发自己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
 
因此,中国审计部门应充分了解和考虑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从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进行研究和讨论,做出综合安排,以适应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