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5-08-13 浏览次数:

随着中国企业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管理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就我国现状而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本文旨在分析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回顾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随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外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Robert S. Kaplan领导的学者长期深入相关企业,收集、分析和研究大量实际材料,实施基于现场的研究,系统编写大量“案例”,以“案例研究”作为从实践到理论的中介。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战略管理会计、运营成本管理、环境管理会计、综合评分卡、目标成本管理、智力资本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新领域出现。
中国对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始于1982年左右。李天民教授1984年出版的《管理会计参考资料》介绍了中国第四砂轮厂、山西机械厂、南京第二机床厂等单位的应用管理会计文章。之后,国内权威会计出版物经常发表一些典型案例或经验介绍,中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效果较好。
 
二、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领导和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管理会计不仅可以全面提供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奠定基础,还可以积极参与业务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最后,通过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核,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它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应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其历史并不长。然而,中国责任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企业中得到了40多年的推广和应用。因此,许多企业现在使用责任会计,但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更不用说应用这些方法来参与管理了。1997年,《会计研究》的专题调查报告全面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和问题,得出结论:
1、虽然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比以往有所改善,但实践与书本介绍的差距较大,应用现状与实际需要不适应;
2、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
3、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应用要求有距离。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在中国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管理会计只在一些地区和企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主要用于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知之甚少,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困难。在应用深度上,管理会计仍有许多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导致未能在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都严重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