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我国实施碳税的SWOT分析

发布日期:2025-05-19 浏览次数:

我国实施碳税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在我国现行税法中,化石燃料税不仅是碳税,还包括资源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碳税的征收可以依靠现有的税务机关来实现,而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因此,碳税的实施难度较小。
 
2.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碳税能有效促进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能耗能源的使用成本,降低消费,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鼓励企业探索利用新能源,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后技术,研究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如碳回收技术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新产业(如清洁煤技术产业)的发展。
 
3.根据污染者的支付原则(PPP原则),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需要内部化,由污染者承担。碳税的实施可以内部化能源消耗产生的环境成本。
 
4.碳税的实施可以增加税收收入,获得发展低碳经济、重点行业退税优惠和低收入人群补贴的资金;建立国家专项资金,研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碳税制度是一种可以直接定价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手段,因此碳税的实施在遏制全球变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征收碳税实现能源节约和二氧化碳减排,将促进我国“十二五”规划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劣势(Weaknesses)。
 
由于碳税的实施涉及工业企业和居民的负担、企业竞争力、产业结构取向等多个方面。碳税的征收将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我国不同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薄弱,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对消费者收入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相关研究表明,碳税的征收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大。
 
碳税的征收不仅难以在政治上实施,而且难以建立全球和谐统一的碳税标准。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按统一税率征收碳税也会导致成本增加和税收负担的差异,一些企业担心碳税的征收会对其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碳税的实施将降低私人投资的热情,抑制经济增长。
 
(三)机遇(Opportunities)。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中国是签约国之一。1997年,缔约方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类别、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配额作出了量化规定。虽然中国不承诺具体减排,但作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限排和减排的国际压力日益增大。既然减少碳基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人民和子孙后代的事业,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自然应该主动出击。此外,碳税不仅可以减缓国内生态环境的压力,而且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四)威胁(Threats)。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碳税减排二氧化碳的经济成本将非常高。目前,我们仍然缺乏合适的碳基燃料替代品,化石燃料仍然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缺乏替代能源的情况下,简单的减排只会使情况更糟。《明镜周刊》指出,530亿欧元只能推迟地球变暖一个小时。
 
同时,我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此外,我国产能落后较多,碳税的实施将限制能源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影响整个产业结构,影响我国大部分国民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