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平台公司融资面临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5-03-02 浏览次数:次
A平台公司融资面临的问题
A平台公司的融资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公用事业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在此过程中,集团公司的业务也在发展壮大。但在集团公司扩张过程中,也面临以下问题:
(1)政策的不利影响
自2014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政策,主要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家发展)
〔2014〕43号)、新的预算法;2017年
4月26日,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借贷行为的通知》(财政预计)〔2017〕50号);2017年5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以购买服务名义非法融资的通知》(财政预计)〔2017〕87)等等。同时,在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国有企业降低杠杆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上述政策精神不仅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务,而且对A平台公司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主要包括:
首先,银行规模紧张,融资成本上升。自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和平台的融资行为,整顿金融市场环境。这导致了金融环境紧张,预计未来市场资本紧张,融资成本将上升。
二是项目融资难度大,公益性、准公益性等收入来源于政府项目的不可融资。财务预算〔2017〕50号、财预〔2017〕87号文件堵塞了非经营性项目的融资渠道,银行不再认可以前依靠地方政府信用的融资方式。目前的融资渠道只有自己的经营性现金流充足的项目,依靠资产的融资租赁业务,依靠公司信用的营运资金贷款。
第三,政府的支持将大大削弱,集团公司的委托建设收入将大大降低。从注资的角度看,地方政府不得将公益性资产和储备土地注入融资平台公司;从业务角度看,政府不得购买任何建设项目、货物等实物资产作为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政府只能购买相关的管理服务。
(2)内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功能定位模糊,缺乏长期融资计划。虽然A平台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建立的企业,但在重大投资和融资决策方面,经营行政化现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投资、融资、管理和经营中的责任和权力分离。如果企业没有制定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很容易使企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盲目过度筹集资金会增加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弱。A平台公司在建项目的投资决策大多取决于政府的投资任务,但项目后期运营的现金流不足以覆盖项目的建设成本。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大多为园区提供经济适用服务,盈利能力较弱,基本无法实现盈利。因此,集团公司的经营净利润和经营净现金流继续为负,影响了集团公司的后续评级和融资能力。
(3)内部融资存在的问题
首先,融资模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在A平台公司成立之初,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贷款。2013年,A平台公司克服了许多困难,首次通过发行中期账单和短期融资券获得15亿元。优化了公司的债务结构,打破了公司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促进了公司融资的可持续发展。从现有的融资渠道来看,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和应付债券是集团公司的主要融资渠道。
二是负债率高。由于a平台公司股票债务规模不断增长,盈利能力有限,园区政府非经营性项目资产注入不符合政策规定,a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增加。
第三,资本需求压力很大。随着园区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对项目资金的需求较大,短期贷款、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现有债务已进入还款期,A平台公司目前偿还本息的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