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会计透明度的实现:中国证券市场基层分析

发布日期:2024-07-14 浏览次数:

会计透明度的实现:中国证券市场基层分析
 
虽然我们将会计透明度的内容定义为:一套明确的会计准则;各部门高度遵守会计准则;提供高频准确的信息。然而,追求高透明度可能会潜在地限制或损害一些相关的利益集团,而这些可能受到高透明度会计信息影响的利益集团将不可避免地减少甚至放弃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
 
普华永道“不透明指数”报告将调查对象分为高收入国家 (地区)、中上收入国家 (地区)、中低收入国家 (地区)和低收入国家 (地区)等四类,分别对会计透明度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不同类别的国家进行调查(地区)调查的出发点和重点差异较大。其中,对低收入国家(地区)重点关注实物证券、双重簿记、官僚机构、执行情况等;中下收入国家;(地区)重点关注汇率、财力、通货膨胀会计的披露和条款;收入中上国家的国家 (地区),重点考察合并 (关联)企业报告、税务驱动 (tax-driven)会计和资产评估;高收人国家;(地区)主要关注无形资产评估、长期资产补偿和各种劳动和职工福利条款。可见,高会计透明度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实现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会计信息披露和监督制度,只为实现会计信息的高透明度提供了技术保障。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是否遵守和执行,主要取决于遵循行为产生的成本和效益的比较。换句话说,当执行高透明度的会计准则只会增加相关利益集团的成本和风险时,可以预见利益集团不会执行这些会计准则。
 
从理论上讲,影响企业是否执行高透明度会计准则的因素很多。我们一般称之为“会计环境”,一般包括两部分:提前的制度安排,诱导企业自愿提供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例如,一个相对有效的市场环境将迅速识别企业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并给予足够的惩罚。事后的惩罚机制,使任何提供不透明会计信息的尝试,实际上都不经济,因为相关机构的严厉惩罚。
 
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资本市场暴露了许多会计信息不透明的案例。例如,红光产业 (600083)1997年6月上市,但当年年底,该公司创下亏损近2亿元的纪录。中国证监会事后调查显示,红光上市前实际上是一家亏损公司,完全通过虚假会计信息骗取上市资格。如果红光在上市前如实执行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股份制试点企业制度》,肯定不具备上市资格;同样的案例是郑百文(6008988),这也是一家完全通过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骗取上市资格的公司;每年都会发生几起类似的案件。在这些情况下,会计信息不透明只是问题的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超出了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包括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潜在利益激励、公司没有真正的治理结构、政府干预过多、过深等。当然,缺乏法律责任使处罚机制失去了应有的威慑作用,也是解释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来说,当企业考虑不遵循现行会计准则,提供不透明的会计信息时,其潜在收益是可预测的,包括“获得”稀缺的上市资格、配股资格等;同样,中介机构也会获得大量收入;从中国到2000年底,潜在风险很低,只有琼民源负责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红光负责人因欺诈发行股票罪入狱,相关经济处罚较低,没有惩罚性赔偿,特别是会计信息不透明造成的损失。
 
实证会计研究也支持这种逻辑推论和现象观察。ball, Robin and 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研究表明,如果只按照会计准则区分,四国(地区)应提供高透明度的财务报表;但根据当地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财务报表提供者的激励,其报告的会计信息将低透明度。实证结果支持作者的假设。巴尔, Kothari and 罗宾的研究还发现,英美法国的会计透明度高于大陆法国。许多其他研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总之,一套清晰准确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只为实现高透明度会计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只有当相关会计环境使提供不透明会计信息的预期收入为负时,才需要实现高透明度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