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问题
发布日期:2024-04-01 浏览次数:次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道路养护单位机制改革的推进和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道路事业单位财务计划工作如何适应当前经济环境和改革的需要,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道路养护单位由原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单位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下,道路养护资金由财政全额拨付,超支可由财政填补。道路养护单位没有资金与市场竞争的压力。预算的编制和实施也敷衍了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事业单位的养护生产和资金使用效率。
道路养护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问题
(1)计划编制和执行部门缺乏有机联系,组织机构需要整合
由于行政制度的影响,预算编制部门与预算执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道路养护机构未根据财务部实际数据编制的预算与实际情况脱节,难以实施预算。
(2)预算编制不符合实际,编制方法不合理
现行预算编制基本采用增量预算法,只在原始数量中积累。该方法简单而程式化,不考虑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异及其原因,预算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
(3)预算内容广泛,预算科目使用不准确
道路养护单位编制预算时,预算内容广泛,明年资金实际要求和使用计划不详细,预算人员通常是专业技术人员,财务知识相对匮乏,会计科目和预算科目了解不够,预算内容和预算科目进出较大。
(4)预算编制与财务执行不同,预算约束力不强
自部门预算实施以来,许多单位未按要求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实际支出未得到有效控制,预算资金仍按以往经验和习惯使用,费用相对随意,导致部门预算实施不符合实际支出,预算约束力不强。
(5)预算发布不够及时,预算执行受到限制
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一般由行政机关在去年年初编制发布,但预算层层分解后逐步发布实施。到达基层时,时间基本超过半年。预算发布不及时,往往会造成财务困难和工作滞后,严重限制预算执行,直接关系到维修工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