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完善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4-03-17 浏览次数:

完善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1.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卫生机构财务内部控制,以完善会计内部管理制度为切入点。如何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管理制度,是卫生事业单位需要探讨的问题。一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内部控制,明确会计管理责任所有权,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二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合理预算成本,按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核算经济业务,使会计业务处理标准化、标准化;三是加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岗位人员的会计内部控制责任,提高财务部门全体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更需要单位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注重财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责任意识和风险响应能力,做好财务控制工作;四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评价,一方面制度化内部财务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衡量标准,设立专门负责会计内部控制的机构;另一方面,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有效监督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
 
2.加强信息化建设
 
财务内部控制应在原有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理念。信息现代化的应用可以纳入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建立与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将所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业务纳入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实施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因素,可以有效防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的漏洞,促进内部控制过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加强对信息业务操作和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将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嵌入系统程序中,实现手工环境中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确保信息系统满足内部控制和安全的要求。
 
3.加强预算控制
 
加强预算控制是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预算体系,改革传统预算模式,采用科学的预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绩效预算方法;二是规范预算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预算程序,建立预算控制问责制,让全体员工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积极作用;三是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确保预算刚性,确保预算执行。
 
4.打造专业的财务人才队伍
 
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和控制与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密切相关。一方面,财务内部控制涉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考核程序,将职业道德培养和专业能力作为财务人员选拔聘用的重要标准;对在职人员,注意定期培训专业素质,帮助员工更新知识体系和理念,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诚实守信、敬业的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此外,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财务内部控制中的腐败,给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5.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
 
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监督。因此,为了提高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需要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赋予其一定的权限,确保审计职责的独立履行,更好地发挥其在监督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及时改进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已成为必然。卫生事业单位需要正视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逐步完善卫生事业单位对新问题的财务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