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务部门管理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1-26 浏览次数:次
科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全社会科研项目投资越来越大,政府部门投资财政资金比例越来越高,如何加强科研资金监督管理,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是当前财务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1、目前,我国财务部门管理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
(1)未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过多过多
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有自己的项目数据库,有自己的科技项目标准和管理方法,不交换信息,导致同一项目在部委和地方政府,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资源。此外,一些科研项目仍有频繁的项目审批,发放资金的方式更多,预算标准不同,管理薄弱,最后在科研项目预算申报、中期检查和结束审计中,不同项目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相关项目负责人不熟悉具体规定,使用项目资金更随意,但最终必须按预算支付,导致预算和决算容易脱节。
(2)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
许多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获得项目研究资金后,为了提高项目实施进度,以交通费、办公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等形式增加研究项目费用,报销虚假费用,实现非法转移研究资金的目的,部分科技部门表面上将科技专项资金转移到其他相关研究机构,但实际上他们仍有一定的控制权。
未严格控制科研项目预算,导致超预算支出、截留等不良现象频发。随意挪用科研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进展;此外,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一些科研部门和单位将与申请项目相关性不大的费用,如调查、访问等纳入预算,并在项目资金到位后改变资金的使用方式和用途。
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1)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填补漏洞
在每个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都会有阶段性的审核,实际上是指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结构会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检验,对其在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从而根据项目的进度掌握,对下一阶段的预算支出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及时发现研究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美国,这种阶段性的测试通常是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
(2)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许多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了科研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项目进度监督、项目阶段成果监督评价制度,如韩国政府明确了一系列科研项目研究规则和程序,包括初期、中期和后期研究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