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房地产行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1-11 浏览次数:

根据最新数据,2016年2月,我国房地产业PPI指数同比下降4.9%,这是7个月来首次缩小至5%以下,环比下降0.3%。固定资产投资38008亿元,同比增长10.2%,与前值基本持平,仍处于下行趋势;2月份,房地产开发略有回升,同比增长3%,明显超过前值的1%。2月份,固定投资新开工项目总投资27443亿元,同比增长41.1%。可见,我国房地产业竞争激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财务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追求利润、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在制度建设、人员管理、过程控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提出了应对策略。
 
房地产行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房地产行业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综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在财务管理中,管理者没有考虑到对其他部门的有效管理,将预算与计划混淆,形成财务报表。同时,其他部门很少直接参考预算编制,只确认财务部门提交的结果。
 
(2)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
 
在房地产行业,虽然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编制了预算,但没有建立专门的组织,也没有建立协调、仲裁、执行和监督财务预算管理的权威机构;财务部门进行综合预算管理,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此外,没有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使房地产行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滞后。
 
(3)预算执行中缺乏长期考核和激励机制
 
房地产企业在执行财务预算时,未按要求签订预算指标经济责任合同,建立完善的预算奖惩制度。这样,当参与评估的单位及其负责人未能完成预算任务时,他们通常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忽略了自身原因或主观原因的影响。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考核激励机制尚未真正落实到位,这是企业无法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主要原因。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个人喜好对参与考核的企业进行考核,使得考核过程缺乏公平性,最终导致考核工作肤浅。
 
(4)缺乏对预算的执行和监控
 
虽然有些企业意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成立了专门的预算职能部门,但预算职能部门很少参与预算的实施和监督,表明房地产企业不重视预算的实施和监督,使预算管理机制滞后于商业活动。此外,还没有建立长期的预算反馈机制,使预算管理与会计系统脱节。
 
总之,我国房地产行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与当前激励的房地产市场竞争形势格格不入,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障碍,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