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3-12-12 浏览次数:次
近年来,在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独立学院在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独立学院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影响和挑战,特别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给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也突出了财务管理在学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问题
有人认为,学院预算的编制是一种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和控制。预算管理的概念尚未深入到参与预算管理的各机构,重组、轻执行、重预算内资金、轻预算外管理。综合预算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大量内容,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层次多,监控困难,指标繁琐,不受财务部门的影响。此外,预算审批是管理层对预算结果的满意度。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编制预算,最终决策权都在管理层可接受的范围内。
(2)科研经费管理问题
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管理过程不规范。随着科研横向纵向收入的大幅增加和政府对独立学院科研资金的支持力度的加大,管理和认识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项目负责人将资金视为个人资源,不遵守财务制度和规定,一些人试图以合作的名义将科研资金转化为私人财产,并将家庭支出和日用品列为项目资金。学院也忽视了科研资金的管理,没有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此外,还存在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冲突。在计算政府拨付的科研资金时,由于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一般都有政府相应部门发布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了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方法。其中,部分会计处理方法与会计准则存在冲突。比如云南省教育厅从2015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特别规定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3)资产管理问题
主要是管理过程不严格,不注意材料、低耗品、固定资产管理,资产账户和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难以核对,此外,部分部门只根据工作需要购买办公设备、仪器设备,不能提前考虑、统一部署,导致重复购买、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问题发生后,无人调查,严重浪费资产。
(四)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独立学院起步较晚,与独立学院相匹配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尚未建立,缺乏成本会计和管理实践,独立学院大多采用与母校一致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基于收付实现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由于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局限性,很难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而且会计人员对成本管理的思路、手段、方法落后,综合素质不高。
(五)资金风险管理问题
随着一些独立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作为扩大规模的基础,必须进行贷款或融资。贷款和融资时,主体不明确,有的是投资者,有的是投资者的子公司,有的是学院,资金使用权、使用额度、债务归还没有明确界定,资金管理更加复杂,势必影响学院正常的财务管理秩序。此外,独立学院的经济活动分散、复杂、多样化。随着融资和贷款环节的增加,成本的增加,资金的使用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