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的目标
通过建立项目储备库、项目预算编制、分解、使用控制和实施控制管理的全过程,建立精细管理、标准统一、工艺规范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项目预算执行的刚性,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衔接,实施财务价值链在业务链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做法
1.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原则
(1)财务价值主导和资源协调原则。项目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子预算,财务预算对项目预算进行全面监督管理。通过项目预算安排,对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全面监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综合预算和闭环管理。项目预算管理涵盖公司生产、经营、建设的各个环节。公司各部门、单位和员工应参与项目预算管理,实现预算预计、控制、后评价的闭环管理。
(3)、规范流程,落实责任。根据各级财务管理职责权限,明确项目预算管理职责,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审批、发布、实施、考核、评价等工作流程,实现上下协调,层层落实预算管理责任。
2.建立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的组织体系
预算工作组织制度包括:预算决策机构、预算工作机构和预算责任单位。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会议是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预算决策机构的要求协助相关工作。
3.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制度保证
衡阳公司先后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非基础设施资本支出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为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4.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流程
(1)项目预算编制
①项目预算编制的一般原则:根据谁花钱、谁做事、谁编制预算的原则,各业务部门根据分工编制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维护等项目。项目预算必须在财务预算的硬约束规则范围内(预算篮)。根据明确的业务指标(财务预算),一般采用零基法编制,适当参考历史数据。
②项目预算编制的三个阶段:
“一上”项目预算草案编制:每年11月初,各专业管理部门根据预算管理办公室下达的总预算控制目标和预算编制规则,组织编制公司项目数据库预算。业务部门按照公司批准的评级标准,按优先级对项目进行星级排序,重点确定次年项目数据库。维修运维项目按标准运行成本编制预算,按照“当年实施一批、当年预备一批、次年预备一批”的原则建立三级数据库。财务部门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业务部门三级项目数据库草案编制三级项目预算草案。并按预算项目年度安排上报次年项目预算草案(预算“一上”)。
“二”项目预算草案修订:次年2月,根据省公司发布的预算指标,业务部门优化调整公司项目数据库预算计划,经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经预算决策机构审核同意,年度项目数据库预算计划报省公司审核备案(预算“二”)。
项目预算审批发布调整: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根据资产管理评估指标和具体成本计划、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运行维护成本计划等,公司相应调整预算项目数据库,经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分解为月、季度、年度预算,发布各部门、单位实施。
一旦项目预算发布,原则上不允许调整。预算调整坚持例外控制原则,分为预算项目之间的动态调整和预算项目的绝对增加。无论什么样的调整,都必须经公司预算决策机构批准。新项目优先从“项目储备库”中选择。
(2)项目预算执行
公司建立了月度现金流预算管理制度。通过月度现金流预算,按时间顺序分解项目预算,通过现金流预算实施项目预算,实现项目预算管理与现金流管理的紧密联系。
(3)项目预算分析与评价
建立预算分析报告制度。业务部门每季度上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及预算管理办公室。
建立预算考核机制,预算管理办公室履行考核职责。公司将预算目标的完成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成本预算实施考核按《衡阳供电公司成本管理办法》进行),并按季度进行考核。
季度预算指标执行误差率在2%以上的,指标预算责任管理部门应当在季度结束后5日内书面说明,详细分析误差原因和措施,报分管领导、总会计师、预算管理办公室。
三、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效果
1.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衡阳公司通过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预算科学,杜绝项目管理“两皮”现象,坚持财务价值链的主导作用,确保企业目标和企业资源相互满足,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确保业务指标顺利完成,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2.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通过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强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深度融合,提高预算的调控和执行力。通过对项目预算执行过程的分析、通知、考核等监控措施,公司大力推动项目实施进度,提高年度成本预算执行平衡,确保投资项目投资决算完成率100%。项目预算与现金预算的相关性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