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理解参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

发布日期:2023-09-28 浏览次数:

本文根据财务管理的方向,研究公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缺陷和需要,理论结合实例,发现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公共事业单位比较特殊,基本上属于事业单位,但同时具有行政单位的特点和管理模式。人事管理制度与公务员相同。虽然在编制中属于事业单位,但在招聘、考试、岗位晋升、薪酬福利等管理模式上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
 
公共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补贴,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只占一小部分。因此,公共机构的财务管理相对松懈,忽视了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导致资本利用效率低下,资产损失大。
 
一、文献回顾
 
财务管理应该在19世纪末开始。当时,美国学者格林写了《公司财务管理》,提出了财务管理的概念。从那时起,财务管理开始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20世纪末,它进入了现代财务管理模式。现代财务管理的突出特点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决策信息方面,计算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财务管理已经从手写管理转变为网络管理,效率要高得多。Brignall(2000)根据制度理论,对新公共管理体系中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和运作受到交易和服务的影响。
 
许多欧美国家的学术人员、专业人员和政府部门都尝试了许多调查手段来分析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模式。他们一致认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方式多种多样,成本和效果不同,如预算的制定和控制、技术的运用、制度控制和激励手段的采用等,都是财务管理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多样化的,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是全方位、全时期的。
 
王鹏程(1994)表示,财务模式是指财务交易的模式和方法,包括财务计划、组织、背景等,是财务活动的基础和标准。崔学刚(1999)认为,财务模式是最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了实现财务目标而努力提高效率和绩效的过程。王平(2003)在书中写道,财务模式是整理和规范财务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的重点。
 
2013年,袁开宁提出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的不足:①没有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在集中支付实施后;2。预算编制不完善不科学,导致预算漏洞;3。制度不完善,管理随意;4。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跟不上改革步伐,需要财务培训提高专业处理能力;最后提出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二、理解参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
 
(1)与其他非营利组织类似,公共事业单位还实施财务管理互动,包括控制资金进出的所有流程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预算。预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之一,是计划和操作步骤中的现金进出过程。非营利组织在预算编制前已经计划好了资金的数量和用户。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将预算外资金从自有资金中分类,计入预算管理范围。无论是预算外还是预算内,到期时都要计入同级财务账户,费用也要计入计划一起规划。
 
2.商业活动。非营利组织不以赚钱为目标,但事实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他们也可以赚钱。例如,企业采用的一些研究结论是可以盈利的,因此目前的制度将事业单位的活动分为事业单位和经营单位。如果有利润,相关的会计计算与企业相同。收入费用按权责发生制计算,收入表和成本费用表也要编制。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要想开展新业务,就需要创新和完善当前的管理模式。
 
(二)非营利组织的三大财务关系
 
1.与政府的财务关系:①期末政府收取的预算内外资金;②取得政府发放的资金;③使用政府发放的资金。采用不同的方法,确保政府完成预算结果、监督,确保资金合理合法使用。
 
2.与主管部门的财务关系。主管部门控制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交易是一种领导地位和资本交易关系。根据事业单位的收入,有些收入是上级补贴。根据事业单位的支出,“上缴上级支出也是支出的一部分。同时,非营利组织和下级单位也有业务联系和资本交易。
 
3.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了实现目标,组织内的职能部门需要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义务和工作。部门有权独立管理资金,有资金结算和利益划分关系。非营利组织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包括工资、奖金和其他人力支出。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营利组织是尽可能提高股东的财富,而非营利组织没有股东,目标不同,主要是企业应该达到的效果。非营利组织主要是为财务关系人服务,即对组织感兴趣的个人。虽然财务关系人对组织没有实际控制权,但由于对组织的运作和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组织必须满足所有财务关系人,具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否则长期容易暴露问题,无法实现目标。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关于资金的进出,这涉及到预算,预算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预算实际操作中的实际进出资金额、交易对象、交易原因等相关信息,并将实际情况与预算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否需要调整。非营利组织预算是非营利组织根据业务计划和业务管理起草并获得合格批准的计划。预算按等级组成,各单位预算组成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组成中央和地方预算,中央和地方预算汇总为国家预算。单位预算可分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两个单位的预算制度不同。国有事业单位、获得频繁补贴的非国有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按照事业单位标准进行预算。非营利组织的预算主要分为两部分:①收入预算:包括营业收入、补贴款、上缴款等;②支出预算:包括营业支出、补贴出账、上缴出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