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人才保障

发布日期:2023-07-29 浏览次数:

1、以“三结合”为基本方法,科学确定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
 
目前,确定会计理论研究课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自己确定。二是理论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提出参考课题,如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每年提出一些参考课题。这种方法对引导参与理论研究的人更好地确定研究课题、掌握研究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缺点是这些参考课题的来源相对狭窄。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确定方法。可采用作者自行选择、商务主管部门推荐、向社会公开征集三种方式。这三种方法各有所长。作者选择自己的课题,有利于作者选择自己最熟悉、最贴近实际的课题。主管部门的建议可以使理论研究工作更符合国家或地方商业工作的部署,有利于发挥理论研究在商业主管部门决策和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向社会公开征集课题,有利于集思广益,使理论研究内容更加广泛、有针对性。在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可以考虑通过公开征集课题来确定“十三五”期间和每年的一些重点研究课题。收集的关键对象可以包括财政、税务、外交管理、保险、银行等与商业工作相关的商业主管部门、相关机构和科研机构、行业相关协会、社会、行业企业、理论研究骨干。在广泛征集课题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最终确定重点参考课题。
 
二是以骨干队伍建设为基础,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人才保障
 
建立骨干队伍对会计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市会计理论研究正常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是有一支骨干队伍。建立骨干队伍,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选好人员。作为理论研究的骨干,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负责的工作、较强的思考分析能力和较好的写作能力。为了方便骨干活动的组织,如果有行业会计协会,可以在协会内设立理论研究机构。在没有会计协会的地区,可以由商务主管部门的财务部门牵头成立理论研究小组或者商务会计理论研究协会。二是做好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建议在省级开展骨干队伍培训,既能保证培训班有一定规模,又能使培训内容更符合当地实际。在培训方法上,不仅可以安排一些专家学者讲课,还可以安排一些积极参与理论研究、有一定经验的骨干介绍经验。还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课题进行教学互动,引导参与培训的人员从不同方面分析同一课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除集中培训外,还要及时指导和帮助骨干人员的研究工作。例如,帮助骨干人员选择课题,规划论文框架结构,利用主管部门或会计协会自身条件为研究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帮助研究人员修改论文,组织相关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讨论重要论文,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