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典型模式
发布日期:2023-07-22 浏览次数:次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重要动力,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财务管理水平是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企业规模的扩大、人才比例的提高以及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投资竞争的加剧迫使民营企业更加重视科学的资本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类型
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集中、分散和混合三种类型。这三种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不能绝对应用于特定的企业。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行业中,适用于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
①集中财务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一般主要用于小企业。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筹款、投资、赢家和分享权集中在管理层,下属部门只有很小的财权。企业的财务管理本质上是财务会计。绝大多数财务预算、投资角色和资金使用由企业所有者或所有者团队决定。该模式具有统一管理、内部协调、快速响应等优点。缺点是资金利用效率低,财务风险大。
②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散的财务管理是指将财权分配给各部门,独立经营,负责盈亏,主要用于超大型企业。该模式的优点是充分调动了部门的积极性,将财务风险分散到各部门。但也带来了很多弊端。比如各部门会对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分摊产生矛盾,各部门的投资分配会为自己而战,缺乏整体意识,导致部门之间的恶性竞争。
③混合财务管理模式。混合财务管理模式是集中分散的综合,主要用于中型以上企业。混合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企业整体层面保持核心财务管理权限,将部分财务权限下放给各部门。集团财务管理机构在协调各部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点是改善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竞争力。各部门有一定的独立预算、投资和分配权,各项活动需要集团财务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混合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模式的缺陷,不仅调动了部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好地协调部门。
2、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典型模式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是:
高度集中,家长领导,财务管理实际上是财务会计,资金的控制和使用权集中在所有者手中。尽管中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存在上述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采用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建立了现代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两种:集中型和混合型。
1.中小民营企业中集中财务管理模式
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主要项目传统单一,主要竞争力来自廉价劳动力或相对低成本的原材料。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势可以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务运作简单高效。所有者或领导者可以将资金集中在企业的主要业务上,快速决定资金预算和使用情况,并及时获得财务管理结果的反馈。公司财务人员的主要作用是日常财务会计和定期财务报告,公司的财务风险由所有者承担。其次,外部财务关系很简单。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主要是商业信用下的贷款和短期银行贷款,几乎没有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此外,家庭关系对财务关系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中小企业的财权主要集中在所有者的家庭成员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斗争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
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的随机性很高,企业的业务变化和资本投资取决于所有者。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金融市场等投资领域的发展,积累了一定资本的私营企业家向这些高风险行业投资了大量的工业资金。利润率较低的制造业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家的利润需求。这样,原本稳定的主要业务被抛弃,企业组织也被解体,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中小型私营企业正在消失。
2.大中型民营企业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则不仅是适者生存,而且在大量的私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优秀的企业坚持创新,寻求改革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互联网、通信等高科技产业中,中国私营企业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见表)。他们的财务管理已经成熟,形成了一个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纵观这些优秀企业,包括腾讯、淘宝、苏宁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大量中国民营企业,或多或少都采用了混合财务管理模式。以华为为例。目前,华为拥有运营商、企业网络和终端三大业务。其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为:集团财务管辖下属三大业务模块的财务管理机构。在财务预算方面,华为业务模块根据集团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相应的指标。各模块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业绩目标和财务预算,报集团财务审批,审批后实施调整;在利润分配方面,集团财务保证各业务模块的基本工资和运营成本,并根据各业务模块的业绩下放奖金包,提高预算。各业务模块对整体奖金包的分配和预算的调整有自主权。
同时,集团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协调和平衡各业务模块的财务状况。例如,华为企业业务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短期内难以盈利。作为集团未来的主要方向,集团财经对企业业务进行了财务倾斜和补贴,严格控制其财务预算的科学性。
企业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经营等客观因素迫使民营企业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此外,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将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应用于民营企业的实际业务运作,加快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