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3-07-10 浏览次数:次
目前,随着新医疗改革的实施,医院需要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颁布明确了体制模式,指出了医院会计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医院在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监督和运行监督方面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快了改革步伐,改善了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使医院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和完整,而且有效地规范了医院的会计,对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旧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制度性质不清楚
首先,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是我国目前的两大会计制度。医院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分类,预算会计制度更适合选择。然而,传统的医院会计制度不同于企业会计制度,也不同于预算会计制度,因此无法划分其性质。
其次,目前医院在会计中没有采用预算会计规定的收付实现制,而是实行权责发生制,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
最后,医院不属于经营单位,会计主体与企业明显不同,因此会计制度应反映收支余额,而不是收入、成本和费用。
2.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成本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以往的会计制度中,对成本核算方法的规定并不科学,对“提取折旧”的会计方法也没有要求,导致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不合理。为了更专业地管理医院资产更新费用,设立了医院采购基金科目。近年来,医疗发展迅速,医院设备也处于快速更新状态,导致问题,会计“专项基金采购基金”账户大多存在较大的负余额,但由于没有资产折旧提取,导致资产增加和净资产减少的矛盾。
3.旧会计制度滞后于当前医院的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得到了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各种要求下,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管理,医院增加了一些会计科目,但在当前医院资金来源和资金应用模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尤其是当前股份制医院的出现,导致发展需求超出了当时医院会计制度制定的考虑范围,不适应性大,改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