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建材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化策略

发布日期:2023-05-25 浏览次数:

建材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化策略
 
1.加强合同管理。建材行业合同管理模式容易忽视价税分离,缺乏增值税考虑,不规范上游供应商纳税人身份和购买发票的要求。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准确区分交易对象,明确发票类型、税收计算和资金结算方式,提前预测各环节的影响,明确相关责任,避免条款不明确引起的合同纠纷。建材企业应梳理区别对待“营改增”前签订的销售“老合同”和后签订的合同,制定匹配的合同条款。根据项目销售的时间跨度,与经销商协商就价税调整。其次,部分部门不具备纳税资格,以部门名义与买方签订的合同发票不能扣除。因此,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应由法人直接管理项目合同。对于分批提交货物的合同,为保证三流(物流、票据流、资金流)的一致性,避免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及时准确地收集合同中各批货物的出库凭证及相应的物流运输信息。供应商指定第三方发货的,为避免“三流”不一致,应要求供应商提供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协议复印件等信息。委托第三方支付、收款等“三流”不一致的,可以通过签订三方协议来解决,通过明确各方的权责来降低风险,防止被认定为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当然,在实际签订合同时,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2.加强供应商管理。建材企业需要采购的材料和原材料种类繁多,供应商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在实际过程中,有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企业要适应新的要求,综合考虑质量、信誉、价格等因素选择供应商,注意对方是否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在有选择空间的前提下,企业应选择一般纳税人,通过扣除进项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如果只能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作为供应商,可以要求其向主管部门申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商品通常价格较低,有效弥补了不可抵扣的损失。因此,要全面权衡利弊,选择最佳供应商。其次,建材企业还可以建立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不同地区、报价和是否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票据的资质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及时更新数据,选择更适合自身需求的供应商。
 
3.结语
 
本设计分析了建材企业会计中存在的扣除困难、发票取得困难等问题。通过对建材企业会计标准化方案的研究,发现财务成本的降低对公司的经营影响很大。随着公司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机械设备的更新将变得更加频繁,加强会计标准化方案的研究,对建材企业实施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