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

发布日期:2023-05-12 浏览次数:

1、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1)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原则,又称稳定原则,或保守主义和审慎原则。谨慎原则要求在会计事务中有两种以上会计方法的前提下,避免采取不虚增企业资产、虚报企业利润、低报企业负债和费用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合理核算。
 
(2)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财务在企业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在财务管理中,企业会计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会计中,谨慎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谨慎原则不仅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了虚假报告企业资产的现象,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让企业人员和投资者放心,而且影响了企业各种经济决策的制定,使企业管理者对公司财务有直观准确的了解,方便他们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
 
二、谨慎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法
 
固定资产折旧法主要包括两类:平速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平速折旧法还包括工作量法和平均寿命法;相应地,加速折旧法包括年度总和法和双余额递减法。在这些方法中,建议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法,充分反映了谨慎原则的应用。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法
 
当企业采用成本核算法时,谨慎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会计中,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个别定价方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
 
(3)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提取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企业提前将所有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活动纳入损失准备,使企业财务更加真实可靠,充分体现谨慎原则。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工作如下。
 
1.短期投资价格下跌准备简单地说,即当短期投资市场价格高于短期投资成本时,按成本计价;相反,当短期投资成本低于短期投资市场价格时,按市场价格计价。
 
2.坏账损失准备坏账损失准备范围扩大,企业可自由选择合适的计提方法(余额百分比法、信用销售百分比法、会计年龄分析法)和计提比例,可使企业有效掌握坏账损失,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双重利益。
 
3.存货降价准备。在当今全球经济市场,产品升级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如果按照以往的存货定价方法——历史成本定价方法,期末存货的价值会降低,不利于企业资金的调控,会出现各种虚假的会计信息来维护企业的发展,不符合谨慎原则。
 
4.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资产减值准备,当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或企业设备损坏、陈旧、长期闲置等原因使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
 
5.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长期停止三年内不再开工的在建工程,可纳入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流动。
 
6.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应当按照本金与可收回金额之间的较低计量。委托贷款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收回的利息,应当停止计提,冲回已计提的利息。计提减值准备的是可收回金额与当时委托贷款本金之间的差额。
 
三、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
 
(1)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积极性
 
首先,将谨慎原则应用于企业会计,有利于消除部分会计信息扭曲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扭曲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谨慎原则,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将谨慎原则应用于企业会计,有利于保护利益集团的利益,降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谨慎性原则的消极性
 
首先,主观性太大了。谨慎原则是有效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谨慎原则的定义过于模糊,会计人员对谨慎的把握不同,滥用原则,也容易被意图不好的人利用,擅自虚假增加利润,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第二,倾向性太强了。将谨慎原则应用于企业会计,也会由于过度倾向问题,对于一些存货占资产较大的企业,将被罪犯使用,从而操纵利润。第三,在客观条件下容易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一致。谨慎原则是稳定的、倾向的,而正常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客观的、可比的和相关的,因此两种不同条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容易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