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是企业应有的社会权利
发布日期:2023-05-11 浏览次数:次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企业会计政策中税收筹划的价值
(1)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基本权利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应有的基本权益。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纳税人有权选择生存和发展,也有权从事经济活动获取收入。因此,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获得的经济利益是合法的,这是企业应有的经济权利。税收筹划不能超越利益的范围和边界,应当在企业权利的边界内,否则会对企业权利造成损害。税收筹划是企业应有的社会权利。
(2)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长期以来,人们把税收看作是企业对国家的应有贡献,并没有真正理解税收的意义。一些纳税人甚至把税收筹划和逃税混为一谈。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长期以来逐渐朝着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也逐渐改变了对税收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税收筹划将减少许多意识形态障碍。同时,我国消除了税收筹划在理论和宣传上的禁区,各企业财务经理也逐渐认识到税收成本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
二、税收筹划在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应用策略
(1)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选择的税收筹划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年度总和法、年度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今天的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越来越宽松。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本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折旧的计算和提取,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性也受到折旧计算和提取的重要影响,因此企业使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企业税收规划,需要注意四个因素:一是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了解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节税收入,否则会适得其反,给企业带来罚款等经济损失。二是资金时间价值。从不同的时间点来看,同一单位资金的价值内容是不同的,资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值。因此,企业在进行具体的税收筹划时,应采用动态的方法,选择税法规定范围内最大的折旧方法。第三,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缩短企业的回收期,企业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进一步加快企业的折旧速度,延缓企业的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投资收益。第四,折旧年限的选择。现行税法及相关会计制度为固定资产折旧年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企业可以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折旧年限来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2)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税收筹划
库存对企业利润、产品成本和企业所得税有很大的影响,库存资金是企业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选择库存定价方法时,应根据企业的不同纳税期和企业盈亏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本的税收抵免效果。企业应根据价格变化选择不同的方法,当价格状态波动时,企业可选择库存加权平均法,降低企业安排资金的难度,当价格处于下降状态时,企业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定价库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收入确认时间选择的税务筹划
企业不同销售方式的选择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入和收入的实现。因此,企业在控制收入确认时间时,可以根据产品销售策略和销售方式的选择进行控制,从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得延迟纳税的税收收入。同时,企业要综合运用各种销售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收入的安全收回,另一方面可以延迟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比如对于企业年终的销售收入,企业可以将当年的收入确认时间推迟到明年,这样企业就可以有足够的现金纳税,享受相当于无息贷款的资金。
三、结语
总之,企业今后选择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税收筹划方案,实现企业税后收入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