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5-11-24 浏览次数:

一、我国内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内部审计组织形式是独立性的基本保障。然而,目前的内部审计机构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如果有的内部审计机构设在人事部门;有的设在办公室;有的将内部审计机构与监督部门合并;有的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有的一人兼任会计负责人和审计负责人;有的似乎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但在工作中仍由原岗位部门领导安排。上述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能保证内部审计业务的自主性和权威性,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2.内审队伍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
 
现有内部审计人员更了解财务审计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人才较少,普遍缺乏计算机审计技能,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单一,处理复杂审计工作的能力较弱。职业道德很差。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不能以谨慎客观的态度进行审计评价,发现的问题小、小、随意。内部审计人员的安排更加随意。首先,在聘用内部审计人员时,考虑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较少,安排更多的闲置人员,内部审计机构已成为“老、弱、病、休闲”人员的安置场所。其次,在审计方案的编制中,对人员组成缺乏科学的分配和控制,使人员的经验、知识结构与项目审计目标不匹配,难以发挥审计作用。
 
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和支持作用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和企业自主权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应由行政法规强制管理和分散管理向社区行业自律管理和集中管理转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体系,通过行业自律管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目前,内部审计协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加快内部审计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在颁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和十项具体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标准体系,制定完整的内部审计标准体系,包括内部审计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后续教育标准;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标准的可操作性,借鉴国际惯例,最大限度地结合国情,完成公允程序,提高其代表性,有效提高内部审计标准的程度。
 
2.设立内审质检委员会
 
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制定《审计质量控制指南》,组织实施定期(如三年)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检查,总结推广质量控制先进经验,奖励优秀审计项目,处罚质量差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主体主要是行业互查,也可以采取招标方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必要时实施与政府部门联合监督、重大业务事项报告等措施。在质量检查的早期阶段,可以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实施,并逐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内。检查应纳入法律规定,以提高质量检查的水平和保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