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主体风险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5-11-24 浏览次数:
自2006年以来,中国财政部将审计风险的定义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即只考虑被审计单位自身的风险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然而,与传统行业的审计风险相比,电子商务审计风险涵盖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需要更全面的控制。因为电子商务审计风险不仅是由审计对象和主体带来的,而且可能是由审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引起的。因此,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具体形式包括审计环境风险、审计对象风险和审计主体风险。
审计主体风险存在的问题
审计主体是接受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如果不完全遵循专业标准,就会导致检查风险,即审计主体风险的产生。因此,审计主体的风险仅由进行审计工作的人员控制。审计主体的风险主要包括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造成的风险和审计人员的操作风险。
(一)审计技术和方法未及时应用
审计技术和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用的所有技术和手段。随着电子商务审计的兴起,审计软件也得到了升级,企业对审计软件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这也增加了企业选择不当审计软件的可能性。如果选择不当的审计软件,会降低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而目前的审计软件还没有完全满足电子商务审计的要求,目前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审计的广泛应用和审计软件的不断更新升级,操作人员对审计系统软硬件配置和操作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但由于当前时代审计人员培训不完善,没有系统的培训方法和途径,无法从根本上规避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增加了操作风险。
此外,电子商务审计人员在具有足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也应对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电子商务行业仍然是一个新兴行业,大多数审计从业者仍然不熟悉,这导致了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产生。
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是企业管理的新发展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提高了企业的参与度。电子商务审计不仅给注册会计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分析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助于防范。
- 上一篇:审计对象风险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