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不足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不足

发布日期:2025-11-18 浏览次数:

公立医院是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享有国家特殊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在中国,公立医院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了人才和技术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必然占据中国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为了适应国家医疗体系不断改革和更新的新形式,公立医院本身必须建立标准化、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和运营中,内部审计工作应承担管理卫士的责任。为了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不能减弱,而且不断加强、充实和改进。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不足
 
(1)部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对于医院的内部审计,国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因此,导致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法规的滞后或缺失,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医院经济活动中实施具体审计,出现无法遵守、无章的尴尬局面,最终使医院内部审计评价和建议失去应有的权威,使审计问题和建议难以解决和有效实施。
 
(2)医院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过于单一,忽视服务职能
 
医院内部审计不仅是经济活动的监督部门,也是经济活动的服务部门。然而,许多大中型医院对内部审计职能的理解,只停留在医院财务基金领域的后期监督水平,大大忽视了医院内部审计的决策参与职能,使许多医院缩小内部审计工作的覆盖范围,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3)管理者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尚不完善
 
医院领导小组是医院的管理中心和决策中心。领导小组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决定了医院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因此,医院有必要建立管理者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每年形成一次长期机制。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重大事项决策的正确性、计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等,加强对医院管理的监督,避免错误决策的发生,确保任期内管理者完成任务的质量。同时,对医院领导小组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和长期规划进行持续评价,使医院的决策和政策具有连续性。
 
(4)需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实力
 
良好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是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石。与企业相比,医院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医院财务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一般来说,专业知识机构相对单一,员工较少,难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亟待解决。目前,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需要丰富了解基础设施和合同的专业人员到审计部门。当然,现有的审计人员也要努力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跟上医院发展的步伐。
 
(五)部分财务指标审计要注意和加强
 
1、加强负债审计。随着医院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医院的负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因此,医院应以负债审计为重点进行个人审计。在负债审计过程中,应注重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划分;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形成的原因;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和使用效率;流动负债的合理性;清理各种应付账款的及时性和账目的真实性。通过审计,对医院负债规模控制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导医院合理、适度负债,避免过度负债,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
 
2、注意坏账审计。随着医院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医院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多。为了反映医院管理的稳定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应计提坏账准备金和坏账损失。在坏账准备金计提中,要注意审查:计提基数的确定是否准确,即是否及时清理交易资金,医疗保险机构拒绝支付的医疗费用是否合理;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是否按规定执行。坏账损失处理重点审查:坏账损失确认是否按规章制度办理相关手续;坏账是否按上级规定及时冲销;坏账确认后收回的款项是否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