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的对策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解决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5-11-09 浏览次数: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经济效益审计理念不深入人心,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人员没有意识到现代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优势。审计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中,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企业审计人员只追求符合企业制度规章和法律的生产经营活动,只强调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数据的正确性,实现纠错防弊的审计目标。
 
(2)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范围不全面。目前,虽然部分企业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存在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范围不全面的问题,企业仍在采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企业只注重审计和审计,忽视审计工作,不审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使审计质量不高。
 
(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操作不规范。目前,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具体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未按照审计要求和标准进行审计,审计的具体操作不规范。他们经常随意确定审计的具体目标和方法,没有及时报告审计结果,使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与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一致。此外,审计人员在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风险控制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审计风险防范和评价机制,导致企业财务会计数据和信息丢失和盗窃,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等内部审计结果,影响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解决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包括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其中事前审计包括项目审批和评估,即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审查评估报告和决策依据。审计包括资金实施、生产经营活动等,即资金是否完善,生产经营是否符合要求。
 
(2)加强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目前,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体系仍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需要加强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从设立到应用,专项自用需要经历筹集、分配、使用等不同环节。因此,审计需要确保筹集、分配、使用等不同环节的真实性和标准化,并评价其效益。
 
(3)加强对经济决策权的限制和监督。审计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审计观念,主张一切权利来自人民,如何对公众负责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即审计人员需要代表公众监督,从机制、制度、法律、民主、民权等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审计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加强经济决策权的限制,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