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5-09-11 浏览次数: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审计线索对审计非常重要。在手工会计中,审计线索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在书面上,审计人员可以从原始凭证开始,通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跟踪到会计报表,或者审查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检查关系,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书、账户、表数据反映的经济业务合法性,通过每个会计人员的不同笔迹,确定每个负责人完成业务的正确性。简而言之,在手工会计中,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已经出现在纸上,审计人员所需的审计线索可以通过这些书面记录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审计、调查或抽查。然而,在电算化会计中,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会计记录的存储和处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凭证的存储和处理。原始凭证或会计凭证一旦输入计算机,就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人机中的数据文件中。一旦原始凭证转换为机器可识别的输入介质,就不再用于数据处理过程中;在某些系统中,由于直接采集数据的设备,传统的原始凭证可能不复存在(如在在在线实时处理系统中)。
2.帐簿的存储和处理。总分类帐被文件所取代,主文件中可能看不到计算和汇总数据所依据的详细数据。详细分类帐采用全页打印方式,导致两种数据之间的日常检查只能在机器中进行。登录帐簿时,很难通过计算机登录程序自动执行。
3.报表的编制采用事先定义的公式到账簿文件,其他报表文件中的数字计算、数据来源、公式定义、编制结果、打印格式均采用机器文件的形式。由于磁介质修改不留痕迹的特点,审计人员很难相信打印输出的会计报表是根据企业单位提供的公式定义文件编制的。如果有人在扭曲公式定义文件后编制扭曲的财务报表,然后恢复公式定义文件,审计人员不能根据机器中的公式定义文件来判断报表的编制是否正确。
以上情况表明,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过程在机器文件之间进行,审计人员难以跟踪和审查手工操作环境中的经济业务。因此,在设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时,应注意留下足够的审计线索,使审计人员能够在电算化条件下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现阶段,虽然财政部在相关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规定所有凭证、账簿、报表仍应打印输出,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增加审计线索,但应看到这些书面记录是否与会计软件的正确处理结果相同,仍需进一步验证。
- 上一篇: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策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