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电算化会计审计的新思路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做好电算化会计审计的新思路

发布日期:2025-09-01 浏览次数:

做好电算化会计审计的新思路
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通过以上对各种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都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会计电算化审计
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往往更注重事后审计。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广泛发展,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审计工作应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1、会计电算化系统事前审计
在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之前,应首先审计单位使用的会计系统软件的适用性,软件中提供的会计管理功能是否满足单位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对于自主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应参与信息系统的设计、评审和验收。根据审计视觉线索自然消失的趋势,强调在会计数据处理过程中设置审计控制点,计算机自动记录审计所需的线索。通过预审计,确保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审计。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事中审计、事后审计
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会计工作后,应注意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和会计报表公式的定义,防止会计单位恶意篡改系统程序。当然,我们也应该做好会计电算化过程的事后审计,测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算结果与软件提供的会计功能的一致性和实质性,以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然后确保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2)适应新形势,实行审计工作电算化
自1979年会计电算化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缓慢发展、自发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发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势认识不够,起步较晚,电算化审计研究相对落后。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的新形势,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要借鉴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重视审计软件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成立一批既了解会计审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公司,使电算化审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审计工作中,不断吸收电算化审计工作经验,逐步完善和完善审计工作,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快速发展。
(3)结合会计电算化效率高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电算化实现后,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保证了会计的及时性。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动使用几个人几天的会计工作,电子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保证了会计的及时性。正是由于电算化会计的高效性,对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挑战。由于会计软件可以不留痕迹地更正账簿数据,会计人员可以在审计前随意更改会计数据,因此审计部门应调整常规审计方法:审计工具可以使用审计软件和一些辅助审计软件;审计方法也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审计前,无需提前通知审计时间、目的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有效防止人工账户调整和账外账户的发生。
(4)提高员工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
如今,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广泛应用,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能否满足现代信息时代的要求,审计方法是否采用现代技术,审计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的素质。笔者认为,审计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注重高校学生本专业人才培养
目前,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开设已经普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然而,由于人们对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应用审计软件的审计工作尚未得到广泛开展。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我国高校应逐步开设电算化审计专业,通过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2、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利用高校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处于审计岗位的审计人员,应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方法,重点培养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操作技能和电算化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这种短期培训也是解决审计人才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虽然对传统的手工审计产生了影响,但也促进了审计工作改革的进程。我们相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和应用,电算化审计条件将在电算化会计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改进,电算化审计工作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将得到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