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发布日期:2025-08-12 浏览次数:
一、综合预算编制内容
综合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管理机制,需要全员参与,涉及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综合预算的编制一般包括四类: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融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从内容上看,这四种预算并不孤立,而是具有系统的特点。每个预算都是一个完整而紧密的系统,相互支持和依赖。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融资预算只反映业务的具体情况,最终以货币形式反映在财务预算中。因此,它们被称为分预算,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又称总预算,是各种业务预算的综合结果。
二、综合预算管理框架
综合预算管理框架是组织实施综合预算管理所必需的组织、方法和相关制度安排。该框架的建设包括四个部分:综合预算管理方法体系、业务指标体系、行为准则和标准体系、评价和奖惩体系。这四个系统相互平行,相互关联,涵盖了综合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多个角度、多层次解释了综合预算管理的实施。以下是综合预算管理框架四个系统的主要内容:
1、综合预算管理方法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体系
综合预算管理方法体系包括预算预测方法、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指标体系建设方法和预算评价方法。建立综合预算管理方法体系,使综合预算管理在编制、实施、分析、评价等各个阶段有科学的理论方法,结合现有先进的管理预测方法和综合预算管理,丰富现有的综合预算管理理论和方法。
2、综合预算管理业务指标体系业务指标体系是由各种预算的具体支撑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旨在确保综合预算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为确保综合预算管理的编制、实施、考核和评价的实现,根据总体目标的要求,必须建立反映各指标的具体业务指标和各指标之间的钩稽关系。包括:建立各种预算总体目标体系;业务预算业务指标体系设计;投资预算业务指标体系设计;融资预算业务指标体系设计;财务预算业务指标体系设计;建立预算表体系;建立各指标和表格检查关系。
3、综合预算管理行为规范和标准体系行为规范和标准体系是综合预算管理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建立为保证公司综合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加强综合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预算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标准。综合预算管理行为和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规定了综合预算管理的管理流程,确保预算编制按照统一程序进行;建立统一的定额和标准,确保综合预算编制有据可循;此外,通过逐步规范和完善综合预算管理,最终真正优化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综合预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预算编制行为规范、预算审批行为规范、预算执行监控行为规范、预算调整行为规范和预算评估行为规范。
标准体系是指定额和标准的制定。包括定额标准、内部市场价格标准等相关标准。其中,定额包括成本定额、成本定额、工资定额、材料定额、电力消耗定额和劳动定额;内部市场价格标准包括内部产品价格和内部服务价格。其他相关标准包括业务指标标准、安全标准等。 4、综合预算管理评价奖惩制度建立综合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奖惩制度,对提高公司经营活动的执行和控制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和保障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综合预算管理评价奖惩制度,应遵循公平、开放、可控、分级评价、整体优化、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具体内容包括评价组织和评价奖惩制度。评价奖惩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评价依据和评价对象、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等。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主要有两点:一是统一思想,营造全体员工参与的内部环境。预算管理是企业组织各级责任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需要企业统一思想和理解,密切配合。其中,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参与是最重要的,否则预算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做好基础工作,严格执行预算要求。预算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预算管理要求的基础工作包括岗位责任制的建立、生产技术标准和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同时,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要严格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进行实施,做好跟踪控制、信息反馈监督等工作。
总之,综合预算管理作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科学方法,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加深对企业综合预算管理内涵、框架体系等基本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战略目标,对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 上一篇:企业综合预算管理的意义
- 下一篇: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概念和基本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