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与松共相容的平衡关系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严格控制与松共相容的平衡关系

发布日期:2025-05-02 浏览次数:

严格控制与松共相容的平衡关系
 
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金融业的扩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年底,全球股市价值在高峰期下跌了近一半,金融衍生品名义价值在高峰期下跌 24.6 万亿美元,债券余额和银行资产增速均有所下降。2009年。多年来,许多资产抵押债券的发行几乎停滞不前,许多大型银行的资产开始减少。[1]在监控不当的情况下,由于贪婪和野心的操纵,金融危机出现了。
 
经济全球化是有代价的,作为参与其中的成员,无疑是有义务和责任的。然而,另一方面,责任的大小仍然不同,严格和宽松的金融监管的选择也不同。作为发起人,西方国家当然应该采取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由于金融政策本身缺乏市场化,干预太多,在全球金融监管政策框架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国家的承受能力、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应采取激励和宽容的金融监管理念,区分情况,区别对待。
 
次贷危机后,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调整了金融监管政策。为了加强集中管理,英国确定了英格兰银行在维护稳定方面的地位和责任。2009年年 2 2009年银行法案不仅明确了其法定职责和核心地位,而且赋予了其稳定保护的政策和权力范围:
 
一个是监控。通过监控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资金从哪里来,去哪里,用途如何。二是实施支持。银行可以支持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这是实施监控的重要保障。第三,相对灵活。有保密权和不公开权。2009年年 7 本月发布的《金融市场改革》白皮书改进了组织机制,即建立金融稳定理事会。其主要功能是控制风险和稳定性,其功能是跟踪、识别、控制和降低金融风险。
 
为了避免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全面、全球、一致的改革计划来改革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然而,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因为不同地区的商业模式是不同的,特别是在银行和非银行之间的边界上。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结构差异。例如,像欧洲和美国这样的“影子银行”在亚洲的范围很小。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长期利益和短期成本之间,监管可以做出一定的选择,因为长期监管可以带来长期稳定,有益,但如果监管过快,可能会影响当前脆弱的经济复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例如,在中国,我们需要一个更宽松的市场环境,因为许多金融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缺乏创新能力、缺乏盈利动机和有限的自我发展能力。
 
当前的重点应该是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将商业金融机构建设成真正的市场实体,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激活其创新的内在动力,克服政府过于严格的金融控制,抑制金融创新的局面。如果外部环境过于限制和压制,其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也将是世界经济的损失。
 
在这一轮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中,欧美发达经济体必然主导全球监管规则的制定和调整,亚洲新兴经济体在接受和履行规则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虽然建立全球统一金融监管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欧洲和美国仍可能就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些具体内容和标准达成共识,并在全球推广,使亚洲新兴市场金融业的发展面临更严格监管下的巨大挑战。例如,G20 首尔峰会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关于银行流动性的规定,不考虑部分新兴市场债务资本市场的规模。此外,亚洲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主要是存贷款银行体系,在这场危机中相对稳定。与高度发达的欧美金融体系不同,它包含了各种高杠杆金融机构和场外衍生工具,风险巨大。发达国家的内部监管和外部建立国际合作的框架应该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不能放松和收紧内部,消化新兴经济体的不良资产,转移危机,伤害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