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表外融资的反应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表外融资的反应

发布日期:2025-04-27 浏览次数:

1、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表外融资的反应
 
对于所有者来说,当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债务成本率时,表外融资可以提高企业自有资本的利润率或每股收益。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所有者可以从企业的表外融资中获得利益。然而,表外融资的隐蔽性可能使所有者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难以区分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表外融资对所有者的双重影响,所有者的双重反应,当所有者能够清楚地预测企业未来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债务成本率时,所有者将支持表外融资;反之亦然。
 
对于企业债权人来说,表外融资带来的主要危害。首先,债权人受资本保护的影响降低。表外融资增加了企业的实际负债率,使企业的资本负债率相对增加,减少了所有者投资对债权人投资的保护作用。其次,表内债权人的利益受到表外债权人利益的侵害。表外债权人本金受法律保护程度低,风险高。因此,表外债权人往往通过增加资金使用费来补偿风险,增加了表内债权人收回本息的风险。因此,债权人主要反对表外融资。
 
表外融资也不利于潜在投资者。由于表外融资不能提供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它会误导市场上的潜在投资者。因此,潜在投资者也反对表外融资。
 
二、合理利用表外融资,正确监督表外融资
 
1.合理利用表外融资。表外融资筹集的资金不需要列入资产负债表,使企业在获得借款资金的同时,保持会计法规要求的资产负债率,避免会计准则和公认会计实践的限制,向人们展示更广泛的融资渠道。
 
2.完善立法监督和指导。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表外融资监督制度,将有害的表外融资纳入表内管理,限制其发展。监管部门通过引导企业正确采用表外融资,将表外融资限制在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资产结构等方面,适应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真正发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3.加强会计准则规范。表外融资自产生以来,方法不断翻新。然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并没有跟上这一步。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会计准则涉及表外融资的会计处理。因此,要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加快会计准则的制定,在界定和确认会计要素时,尽量具体明确,减少可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灵活的解释范围。会计准则应发挥指导作用,具有先进性。
 
4.严格的财务报表披露。表外融资作为企业重要的金融活动,虽然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列出资产负债表,但根据充分披露的原则,应在报表附注中说明这些融资活动造成的约定义务或负债。严格的财务报表披露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表外融资对报表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影响,有利于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报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