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发布日期:2025-04-19 浏览次数: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投融资公司,旨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主要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建设、重大产业为投资方向,依托地方政府资产、土地等国有资源进行融资。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共支出压力的增加,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着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特别是税收制度改革后,地方政府只依靠几种地方税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财政需求,加上我国预算法明确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借款,所以地方政府除了通过国有资产收入、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外,主要依靠融资平台获得收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开始建立融资平台。从税收制度改革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期是中国融资平台稳步发展的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融资平台的扩张。据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营报告》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各级融资平台已超过1万家,较2008年底增长25%以上。从融资平台分析来看,城市投资公司和交通平台占比最高,约50%的融资平台公司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路建设。可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设立初衷和资金流方面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目的。一方面,融资平台是通过财政拨款和注入资金设立的,而这些财政资金大多来自公民的税收、国家或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入。因此,它是一种地方公共产品,应该属于所有公民。地方政府有权管理这些公共产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偿还主体多为政府部门,即担保模式多为土地收益权、债券、税收返还和政府财政承诺。由此可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仅承担了公共基础设施、大型投资项目、旧城改造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大部分支出,对促进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积累了大量债务,主要依靠土地出让金偿还。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将对国民经济和政府管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也与中国过去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唯GDP论”和经营城市的理念有关。地方政府通过建立融资平台,引进大量投资项目,启动各种项目,过分依靠这种投资驱动模式来发展经济。
- 上一篇:济南市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
- 下一篇:供应链融资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