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融资路径现状
发布日期:2025-03-05 浏览次数:
互联网视频服务业属于“烧钱”行业。由于服务器、宽带、影视版权和人工成本,投资支出巨大,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业务发展迅速。由于技术壁垒,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容易被淘汰,因此互联网公司需要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视频版权意识的增强和版权竞争的激烈,版权费的快速增长使得各大视频网站捉襟见肘。
乐视网融资路径现状
(一)公司概况
贾跃亭于200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了乐视网,全称乐视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是国内a股首家上市视频公司,也是全球首家IPO上市公司。
乐视致力于构建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激活和释放各价值节点的能源效率,业界称之为“乐视模式”。乐视垂直产业链整合业务涵盖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应用市场、电子商务、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等。依靠乐视影视制作电影电视剧,通过全屏播放传播,达到协同效应。当乐视产业涉及几个几乎不相关、相互交叉的领域时,可以互相借用资源。
(2)乐视网融资路径进程
乐视网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有10多年。在这10年的探索和艰苦经营中,乐视网采取了不同的融资策略,缓解资金短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结合布里格姆和韦斯顿的企业金融生命周期假设,乐视网的融资路径进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乐视初期融资策略
在企业初期,融资来源主要依靠企业家投入的自有资金,资本化程度较低。乐视网的初创阶段是2004年至2006年。贾跃亭于2003年成立了北京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当时西伯尔只关注运营商业务。2003年底,西伯尔成立了无线星空事业部,致力于流媒体业务,为手机用户提供流视频服务。2004年,贾跃亭将无限星空事业部与西伯尔分离,成立了今天的乐视移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初始注册成本为5000万元,其中贾跃亭出资4500万元,占90.00%。当时,乐视的“乐视无限”为中国联通手机流媒体业务品牌“视频新干线”提供了70%以上的内容,并与中国移动签署了10多个基于PDA手机的流媒体项目。2006年,乐视获得上海移动视频流媒体SP牌照,表明乐视当时有一定的版权经验和电影来源。当时视频网站只关注用户点击量和广告收入,在带宽、服务器、营销等方面投入资金,不重视内容投入。贾跃亭在与运营商合作的背景下预测,国家将加强对内容版权的保护,内容版权资源将是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乐视网低价收购了大量影视剧内容的互联网版权。这也成为乐视独特的生态,使公司有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2.乐视网成长期Ⅰ融资策略
在企业成长阶段Ⅰ,对资金的需求比以前更大了。在成长阶段的早期阶段,企业没有积极的现金流,很难获得债务融资,因此企业往往选择通过股权融资获得资金。这种融资不需要固定的偿还,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由投资者承担。现阶段,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保留收入、银行短期贷款和私募股权。
乐视网的成长阶段Ⅰ2007年至2009年。2008年,乐视首次进行私募股权融资。北京汇金立方投资管理中心、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南海成长精选风险投资合伙企业向乐视注资5200万元。这些投资者希望乐视在创业板上市。一方面,筹集的资金用于创建乐视电影公司,另一方面用于版权采购:2007年至2009年三年,乐视版权采购费用为5850万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乐视偿债能力良好,可从银行获得贷款。2009年,公司开始首次向银行借款,短期借款4000万元。
- 上一篇:众筹融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乐视网成长期Ⅱ融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