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5-01-19 浏览次数:
1、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商业成本上升,服务外包行业增长开始下降,外包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1)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由于劳动力工资、房价持续上涨等因素,我国在成本上没有竞争优势,产业转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不可避免的问题。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每年上升10%到15%。许多发包商转向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选择服务外包企业,这对国内外包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对整个产业的升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国内服务外包行业,真正具有高端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比例并不高,尤其是精通专业外包技术和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印度是服务外包最大的国家,其中研究生以上专业人才占50%以上。未来几年,人才差距将成为服务外包发展的挑战之一。
(3)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利润率低
许多外包企业处于外包业务链的下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发言权和议价权,利润较低。根据江苏省商务部《2014年江苏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报告》,江苏省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承担分段软件开发、软硬件测试、数据输入等基本信息技术外包业务(ITO)主要从事大系统解决方案、大系统集成等高附加值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业务(KPO)比例很小。根据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2015年8月发布的《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60%的服务外包企业利润率低于10%。
二、优化服务外包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
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早期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仍有改进的空间。在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发挥政策综合效应的同时,在政策设计层面,应考虑进一步完善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针对问题,从扩大政策效益减轻负担,提高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人才培训和引进,有针对性地提供税收政策支持。
(1)完善先进技术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受益面
1. 将先进技术服务企业优惠纳入高新技术企业优惠范围,对先进技术服务企业给予长期稳定的15%低税率优惠。在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框架下,新增长期行业优惠有立法局限性。可行的方法是将先进技术服务企业优惠纳入高新技术企业优惠范围。修改“高新技术服务业”领域,上市、BPO、KPO三类外包服务范围纳入高新技术服务业。同时,根据外包服务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费用标准。
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不断降低离岸比例仍不能有效提高外包企业受益面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单方面支持离岸外包、“忽视”在岸外包的不公平问题。同时,用“高新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折扣取代“先进技术服务企业折扣”,体现了对“先进技术”的要求,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延伸和发展。
将先进技术服务企业的优惠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范围,不再强调离岸收入比例的要求,使更多的外包企业能够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更重要的是,税收优惠扩大到在线服务外包,不仅有利于资源整合,降低潜在承包商的成本,而且通过在线外包业务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成熟度;更有利于国内外包企业之间形成相对合作的内部产业链。改变过去十年中国外包行业分散的严重局面,更快地促进大型承包商的形成,提高企业承担大型合同的能力,增强与印度、拉丁美洲等大型外包供应商的国际竞争力。
2. 利用所得减免继续对离岸外包业务的税收支持。符合条件的离岸外包业务所得,可以参照技术转让所得的优惠方式免征或者减征企业所得税。这种间接优惠方式将使所有离岸外包企业受益,并与离岸外包业务增值税零税率优惠一起产生更可观的政策促进效果。
3. 打破现行示范城市的区域限制。《意见》明确将我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从21个有序增加到31个。虽然这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集聚效应和国际竞争力,但对其他地区的服务外包企业明显不公平,这不仅违反了新所得税法的公平原则,也不利于服务外包企业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二三线城市发展业务,降低成本。
4. 明确先进技术的相关要求,促进企业加强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言权。根据南京过去五年的数据,外包企业的研发投资逐年增加,但与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明确的研发投资要求相比,先进技术服务企业缺乏定量的研发指标。
(2)恢复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优惠政策
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法》取消了原税法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承包等技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只保留了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的优惠政策。但根据科技部《2013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分析》,在2013年7469.13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中,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作为技术交易的主要形式,合同数量和金额占全国80%以上。在继续实施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交易增值税减免的基础上,恢复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优惠政策无疑将对技术外包市场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3)完善有利于促进M外包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优惠政策
人才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因素。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外包行业存在的人才问题一方面是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投入明显不足。在目前促进服务外包行业的税收政策中,也缺乏对人才的支持政策。建议一是参照国家鼓励软件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服务外包企业确定的实际职工培训费用。二是允许符合先进技术服务要求的服务外包企业按2.5%的比例计提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即在保证扣除2.5%的基础上,按实际扣除超出部分。这样既能保证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资金的需求,又能大大增强职工教育费用扣除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力。第三,现行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适用于外包企业。
(四)提高外包企业财务会计和税收政策的应用水平
在放宽政策限制的同时,促进服务外包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实施,各级主管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服务措施。大力推进先进技术服务企业的认定。做好服务外包相关税收政策的宣传和指导工作。重点关注各类软件开发和服务企业的政策指导和宣传,尚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重点软件企业等资质证书,提高服务外包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力,引导这些企业积极申请先进技术企业,扩大服务外包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督促和指导外包企业提高财务会计水平,提高研发费用额外扣除、职工培训费用税前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等优惠政策应用水平。在有效降低外包成本和税收负担的同时,大力培养和吸引高端服务外包人才,提高核心技术,增强国际和国内竞争力。
- 上一篇:新互联网金融模式现状分析
- 下一篇:我国绿色税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