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发布日期:2024-05-13 浏览次数: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振兴大学闲置资产,开发校园市场资源。一些大学,特别是通过合并组建的大学,往往有自己的部分资产。大学合并后,部分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大学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或资源。对闲置资产或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和研究,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报主管机关和行政机关审查。如闲置土地、校舍等。,可以通过更换、有偿转让、合作开发、出租、出借等方式实现创收的目的。学校的学生消费市场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也可以通过开发、转让或合作经营来实现学校创收的目的,减轻高校的财务风险压力。
2.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加强预算控制和管理。高校预算是所有高校财务工作的关键,是高校经济活动的基础。预算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财务健康和稳定发展能力。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要遵循求真务实的原则,预算支出的编制要贯彻勤俭节约、保障重点的原则。高校财务部门要加强预算安排,增加支出透明度,注意开源节流并重。所有支出项目都要有证据,在保证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合法规范合理收支。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必须重点跟踪管理资金支出大户,充分发挥预算调控作用。
3.探索非财政投资渠道,增强高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在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教育投资来源的前提下,能否探索非财政投资渠道的关键在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结构来看,我国高校引进社会资金、捐赠、社会服务等融资方式潜力巨大。教育捐赠是国外名校的重要收入来源。耶鲁大学到2007年的捐赠市值高达152亿美元,哈佛大学到2007年的捐赠市值高达349亿美元。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捐赠法,但对税收优惠和补偿没有具体规定。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三维监督制度。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群众监督作用,对财务收支实施全面、全过程的监控。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学校内部的所有经济事项,严格按照规定的预期效果进行,确保学校重点工作的完成。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避免或减少会计错误和欺诈,即使有错误和欺诈,也可以通过监督机制发现,及时整改和优化。
- 上一篇:高校财务风险的含义
- 下一篇:高校内部财务环境的应对策略